MST

星途 面试题库

面试题:微服务架构下构建现代RPC服务的常用工具及原理

在微服务架构中,构建现代RPC服务时,常使用哪些工具?请简要阐述其中一种工具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在微服务架构里的优势。
13.6万 热度难度
后端开发微服务架构

知识考点

AI 面试

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

常使用的工具

  1. gRPC:由Google开发,基于HTTP/2协议,支持多种语言。具有高性能、强类型等特点。
  2. Dubbo:阿里巴巴开源的高性能、轻量级的RPC框架,专注于服务治理。
  3. Thrift:由Facebook开发,通过IDL定义数据类型和服务接口,支持多种语言。

gRPC工作原理

  1. 定义服务:使用Protocol Buffers(protobuf)定义服务接口和消息格式。protobuf是一种轻便高效的结构化数据存储格式,能将数据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2. 生成代码:根据定义的.proto文件,使用工具为不同语言生成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代码。例如在Java中,会生成客户端Stub和服务器端接口实现类。
  3. 客户端调用:客户端通过生成的Stub发送请求到服务器端。基于HTTP/2协议,数据以二进制帧的形式传输,提高了传输效率。
  4. 服务器端处理:服务器端实现定义的服务接口,接收到请求后进行处理,再将响应返回给客户端。

gRPC在微服务架构里的优势

  1. 高性能:基于HTTP/2协议,支持多路复用、头部压缩等特性,减少了网络开销,提高了传输性能。
  2. 强类型:使用protobuf定义接口和消息,类型安全,在编译时就能发现错误,降低运行时错误风险。
  3. 多语言支持:支持多种编程语言,方便不同技术栈的微服务之间进行通信。
  4. 易于集成:可以很方便地与现有的微服务框架(如Spring Boot等)集成,降低了微服务开发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