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优化集群资源确保调整高效进行
- 选择合适的时间窗口:选择业务低峰期进行设置API的动态调整,这样能减少对正常业务的影响。例如电商平台可以选择凌晨2 - 5点进行调整。
- 分批次调整:不要一次性对所有索引进行设置调整。将索引按一定规则(如业务模块、数据量等)分成多个批次,每次只调整一批索引的设置。比如按照数据量大小,先调整数据量小的索引设置,再逐步调整数据量大的索引。
- 调整请求参数:在使用设置API时,合理设置请求参数。例如,设置合适的
refresh
参数,避免频繁的刷新操作导致资源浪费。如果对实时性要求不高,可以设置refresh=false
,等所有调整完成后再手动刷新。 - 监控集群资源:在调整过程中,实时监控集群的CPU、内存、磁盘I/O和网络等资源使用情况。利用ElasticSearch提供的监控API或第三方监控工具(如Kibana、Grafana等),根据资源使用情况动态调整调整的节奏和规模。比如当CPU使用率超过80%时,暂停调整操作,等待资源使用率下降。
异常情况应急处理方案
- 网络故障
- 重试机制:如果是短暂的网络故障,设置合理的重试次数和重试间隔。例如,设置重试次数为3次,每次重试间隔10秒。在网络故障恢复后,自动重试未完成的设置API请求。
- 故障检测与切换:使用网络监控工具实时检测网络连接状态。如果确定是某条网络链路故障,及时切换到备用网络链路(如果有)。例如在多网卡的服务器上,当主网卡对应的网络出现故障时,切换到备用网卡对应的网络。
- 数据一致性处理:对于已经成功发送但由于网络故障不确定是否被集群接收的请求,需要通过查询集群状态来确认操作是否完成。如果操作未完成,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重新发起请求还是进行其他处理。比如查询索引设置是否已经更新,如果未更新则重新发起设置请求。
- 节点故障
- 自动恢复:ElasticSearch集群本身具备一定的自动恢复能力。当节点故障时,集群会自动将故障节点上的分片重新分配到其他健康节点上。等待集群自动恢复完成后,检查索引设置调整的状态,如果有部分操作未完成,重新发起相关设置API请求。
- 手动干预:如果自动恢复过程出现异常或长时间未完成,需要手动干预。首先,确认故障节点无法恢复后,将其从集群中移除。然后,检查集群的健康状态和分片分布情况,手动调整分片的分配(如使用
_cluster/reroute
API),确保集群尽快恢复正常。例如,当某个数据节点故障后,手动将该节点上的主分片迁移到其他数据节点上。 - 数据备份与恢复:如果节点故障导致数据丢失,利用定期的备份数据进行恢复。例如使用ElasticSearch的快照和恢复功能,从最近的快照中恢复丢失的数据,然后重新进行索引设置调整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