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

星途 面试题库

面试题:分布式系统中,在物联网场景下实现分布式领导选举的常见算法有哪些,简述其原理

在后端开发涉及的分布式系统应用于物联网时,分布式领导选举十分关键。请列举至少两种常见的分布式领导选举算法,并简要阐述它们在物联网环境中的工作原理,包括算法如何处理节点加入、离开以及网络分区等情况。
22.7万 热度难度
后端开发分布式系统

知识考点

AI 面试

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

1. Paxos算法

  • 工作原理:Paxos算法主要通过多个角色(提议者、接受者、学习者)之间的消息传递来达成共识。提议者提出提案,接受者决定是否接受提案,学习者负责学习被选定的提案。在物联网环境中,每个物联网设备可视为一个节点。
  • 节点加入:新节点加入时,它需要了解当前已达成的共识状态。可以通过向已存在的节点询问,获取当前已被选定的提案信息,从而融入系统并参与后续的共识过程。
  • 节点离开:当节点离开时,如果该节点不是正在执行关键任务(如作为当前领导者),系统其他节点可继续按照既定流程进行共识。若离开节点是领导者,系统会重新发起选举流程,通过Paxos的消息传递机制,重新选定新的领导者。
  • 网络分区:在网络分区情况下,不同分区内的节点可能各自进行共识过程。当网络分区恢复后,需要进行数据同步,一般通过比较不同分区内的提案版本号等方式,保留最新的有效提案,重新统一系统状态。

2. Raft算法

  • 工作原理:Raft算法将节点分为领导者、跟随者和候选人三种角色。领导者负责处理客户端请求并向跟随者同步日志。选举过程中,候选人向其他节点发送投票请求,获得多数节点投票则成为领导者。
  • 节点加入:新节点以跟随者角色加入,从领导者处获取最新的日志信息,逐渐与现有节点状态同步。新节点不会立即参与选举,直到它完全同步状态后才可能参与后续选举。
  • 节点离开:若离开节点为跟随者,对系统影响较小,领导者继续管理集群。若离开节点为领导者,系统触发新一轮选举,候选人竞争成为新领导者,然后重新分配任务和同步日志。
  • 网络分区:网络分区导致不同分区可能出现不同领导者。当网络恢复后,拥有多数节点的分区中的领导者将成为整个集群的领导者,其他分区节点需要与该领导者同步状态,重新整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