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

星途 面试题库

面试题:分布式系统中常见的数据一致性模型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分别是什么

请阐述分布式系统里如强一致性、弱一致性、最终一致性等常见数据一致性模型,详细说明每种模型在数据一致性程度、性能、系统复杂度方面的特点,以及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适用情况。
12.4万 热度难度
后端开发分布式系统

知识考点

AI 面试

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

强一致性

  • 数据一致性程度:极高。任何时刻,所有节点上的数据都完全一致,用户读取到的数据始终是最新的写入值。
  • 性能:较差。因为要确保所有节点数据一致,往往需要等待所有节点确认写入完成,这会引入较高的延迟。
  • 系统复杂度:高。需要复杂的同步机制和协调协议,如两阶段提交(2PC)、三阶段提交(3PC)等,来保证所有节点数据状态的同步。
  • 适用场景:对数据准确性要求极高,不容许出现数据不一致情况的场景,如银行转账、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

弱一致性

  • 数据一致性程度:较低。允许系统在一段时间内存在数据不一致的情况,用户读取到的数据可能不是最新写入的值。
  • 性能:较好。无需等待所有节点同步完成,写入操作可以快速返回,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 系统复杂度:较低。不需要复杂的同步协议,系统实现相对简单。
  • 适用场景:对数据一致性要求不是特别严格,更注重系统性能和响应速度的场景,如实时性要求不高的统计类业务,像网站的访问量统计。

最终一致性

  • 数据一致性程度:最终达到一致。系统在数据更新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异步处理,所有节点的数据会最终达到一致状态。
  • 性能:较好。写入操作可以快速返回,同时通过异步机制逐渐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小。
  • 系统复杂度:适中。需要设计合适的异步更新和冲突解决机制,但相比强一致性的同步机制,复杂度有所降低。
  • 适用场景:适用于大多数互联网应用场景,如社交平台的动态发布、电商平台的商品评论等,这类场景允许数据在短时间内存在不一致,但最终需要达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