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Redis EVALSHA命令基本工作原理
- 脚本预编译与摘要生成:在执行
EVALSHA
之前,首先使用EVAL
命令提交Lua脚本给Redis服务器,Redis会对Lua脚本进行编译,生成一个SHA1摘要。这个摘要就是脚本的唯一标识。 - 脚本执行:后续使用
EVALSHA
命令时,只需要传递这个SHA1摘要以及脚本参数给Redis服务器。Redis服务器接收到EVALSHA
命令后,根据摘要在内部查找对应的已编译脚本,如果找到则直接执行该脚本,而不需要再次编译脚本。
实际应用中常见性能问题
- 脚本未加载导致的额外开销:如果使用
EVALSHA
时,对应的脚本摘要在Redis服务器中未加载(可能因为重启、数据清除等原因),Redis会返回一个错误,客户端需要重新使用EVAL
命令提交脚本并获取新的摘要,这会带来额外的网络开销和处理延迟。 - 脚本执行时间过长:如果Lua脚本本身逻辑复杂,执行时间较长,会阻塞Redis的单线程,导致其他客户端请求无法及时处理,降低整体性能。
缓解问题的初步措施
- 脚本预加载:在应用程序启动时,主动使用
EVAL
命令加载所有可能用到的Lua脚本,并缓存其SHA1摘要。这样在后续使用EVALSHA
时,能确保脚本已加载,避免因脚本未加载导致的额外开销。 - 优化脚本逻辑:简化Lua脚本的逻辑,避免复杂的计算和长时间运行的操作。可以将部分计算逻辑放在客户端处理,减少脚本在Redis服务器上的执行时间。
- 使用异步脚本执行:在Redis 4.0及以上版本,可以使用
EVALASYNC
命令来异步执行Lua脚本。这样脚本执行不会阻塞Redis的主线程,适用于执行时间较长但不要求即时返回结果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