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架构组成
- Redis 主节点:负责接收客户端的写请求,处理数据变更,并将写操作同步到从节点。同时监控自身和从节点的状态。
- Redis 从节点集群:多个从节点组成,用于复制主节点的数据,分担读请求压力。每个从节点与主节点保持连接,接收主节点发送的复制流。
- 监控与管理模块:实时监测主从节点的状态,包括网络连接、数据同步延迟等信息。收集业务对数据实时性的要求以及当前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
- 实时性策略决策模块:根据监控与管理模块提供的数据,依据预设的规则和算法,动态生成实时性调整策略,并将策略下发到主从节点。
- 配置中心:存储系统的各种配置信息,包括不同业务场景对应的实时性策略参数,主从节点的配置等。主从节点及相关模块可从配置中心获取配置信息。
工作原理
- 数据写入:客户端向 Redis 主节点发送写请求,主节点处理写操作,将数据变更记录在内存,并写入本地 AOF 日志。
- 数据复制:主节点通过新版复制功能,将写操作以日志流的形式发送给从节点。从节点接收日志流,按照顺序在本地重放,从而保持与主节点数据的一致性。
- 监控与管理:监控与管理模块定时采集主从节点的各项状态指标,如网络延迟、复制积压缓冲区大小等。同时,监听业务系统对数据实时性要求的变化。
- 实时性策略决策:实时性策略决策模块根据监控与管理模块收集的数据,结合配置中心中不同业务场景的实时性策略,判断当前系统是否需要调整实时性。例如,如果某业务对实时性要求高,且当前主从节点同步延迟较大,决策模块会生成相应策略,如增加复制带宽、调整从节点优先级等。
- 策略执行:决策模块将生成的实时性调整策略发送给主从节点。主节点根据策略调整自身的复制参数,如调整复制频率、优化复制缓冲区等。从节点根据策略调整自身的同步行为,如主动请求更快的同步等。
策略调整机制
- 业务场景驱动调整:不同业务系统在配置中心中预先设定了不同的实时性等级,如高、中、低。当业务系统发起数据操作时,监控与管理模块获取该业务对应的实时性等级。实时性策略决策模块根据此等级,调整主从节点的复制参数。例如,对于高实时性要求的业务,增加主节点向从节点发送复制日志的频率,减少复制延迟。
- 运行状态驱动调整:监控与管理模块实时监测主从节点的网络状况、负载情况等运行状态信息。如果发现某个从节点网络延迟过高,实时性策略决策模块会降低该从节点的优先级,将读请求更多地分配到其他延迟较低的从节点,同时尝试优化与该从节点的复制链路。若主节点负载过高,决策模块可以适当降低复制频率,以保证主节点的正常处理能力,待负载降低后再恢复正常复制频率。
- 动态调整参数:实时性策略决策模块根据业务场景和运行状态动态调整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复制缓冲区大小、复制频率、从节点同步超时时间等。这些参数的调整通过配置中心下发到主从节点,主从节点根据新的配置参数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实现实时性策略的动态调整,以适应复杂的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