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确保订单数据一致性的方式
- 准备阶段:
- 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如库存管理模块、支付模块等与订单处理相关的服务)发送准备请求。
- 参与者接收到请求后,检查自身资源是否满足操作条件(例如库存是否充足、账户余额是否足够等)。如果满足,参与者将操作涉及的数据进行锁定,并记录undo和redo日志,然后向协调者返回“准备成功”响应;如果不满足,则返回“准备失败”响应。
- 协调者收集所有参与者的响应,如果所有参与者都返回“准备成功”,则进入提交阶段;否则进入回滚阶段。
- 提交阶段:
- 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提交请求。
- 参与者接收到提交请求后,正式执行操作(如扣减库存、完成支付等),完成后释放之前锁定的资源,并向协调者返回“提交完成”响应。
- 协调者收到所有参与者的“提交完成”响应后,认为整个订单处理成功,数据达到一致性状态。
- 回滚阶段:
- 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回滚请求。
- 参与者接收到回滚请求后,根据之前记录的undo日志进行回滚操作,恢复到操作前的状态,然后释放锁定的资源,并向协调者返回“回滚完成”响应。
- 协调者收到所有参与者的“回滚完成”响应后,认为订单处理回滚成功,数据也维持一致性状态。
可能面临的挑战
- 协调者单点故障:如果协调者在2PC过程中发生故障,参与者可能会长时间处于锁定资源等待决策的状态,导致系统资源浪费且无法推进业务流程。
- 网络分区:
- 协调者与部分参与者网络分区:协调者无法收到部分参与者的响应,可能导致误判。例如在准备阶段,部分参与者因网络问题未返回响应,协调者可能会等待超时后决定回滚,但实际上这些参与者准备成功,这就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
- 参与者之间网络分区:可能出现部分参与者收到提交或回滚请求,而另一部分未收到的情况,同样会导致数据不一致。
- 阻塞问题:在2PC过程中,参与者在等待协调者决策期间会一直锁定资源,如果等待时间过长,会影响系统并发性能,甚至导致死锁。
解决方案
- 针对协调者单点故障:
- 引入备份协调者:采用主备模式,当主协调者故障时,备份协调者能够及时接管,继续推进2PC流程。可以通过选举算法(如Paxos、Raft等)来确定新的主协调者。
- 持久化协调者状态:协调者将2PC的各个阶段状态(如准备阶段哪些参与者准备成功、失败等信息)持久化到磁盘,以便故障恢复后能够继续从故障点恢复流程。
- 针对网络分区:
- 超时机制优化:参与者和协调者设置合理的超时时间。例如在准备阶段,参与者等待协调者决策超时后,可以主动询问协调者状态;协调者等待参与者响应超时后,可以重新发送请求。
- 状态同步:当网络恢复后,参与者之间以及参与者与协调者之间进行状态同步。例如在网络分区结束后,未收到提交或回滚请求的参与者向协调者查询最终决策,并根据决策执行相应操作。
- 针对阻塞问题:
- 引入事务超时机制:对整个2PC事务设置一个全局超时时间,如果超过该时间事务仍未完成,强制进行回滚操作,释放资源。
- 优化资源锁定策略:尽量缩短资源锁定时间,例如可以采用乐观锁机制,在操作前先检查数据版本,只有版本一致时才执行操作,避免长时间锁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