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

星途 面试题库

面试题:分布式系统中分布式锁可重入性的常规实现方式有哪些

在分布式系统的后端开发场景下,分布式锁对于保证数据一致性和避免并发冲突至关重要。请阐述实现分布式锁可重入性的常规方式,并说明每种方式的优缺点。
34.3万 热度难度
后端开发分布式系统

知识考点

AI 面试

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

基于线程标识实现可重入

  • 实现方式:在获取锁时,记录当前获取锁的线程标识(如线程ID),当该线程再次尝试获取锁时,先检查当前持有锁的线程标识是否为自身,如果是则直接获取成功。
  • 优点:实现相对简单,逻辑清晰,能有效解决可重入问题。
  • 缺点:在分布式环境中,线程ID可能不具备全局唯一性,跨进程或跨机器时可能需要额外处理;且如果是基于进程内的线程ID记录,在集群环境下不同节点无法共享这个信息,可能导致问题。

基于计数实现可重入

  • 实现方式:在锁对象中添加一个计数器,每次获取锁时,如果当前线程已持有锁,则计数器加1,每次释放锁时,计数器减1,当计数器为0时才真正释放锁。
  • 优点:原理易懂,实现难度适中,适用于多种分布式锁实现方案,能很好地控制锁的重入次数。
  • 缺点:需要额外维护计数器,增加了锁的存储和管理成本;如果在锁释放过程中出现异常,可能导致计数器状态不一致,影响锁的正确释放。

基于锁的持有者标识和计数结合实现可重入

  • 实现方式:既记录获取锁的持有者标识(如某个唯一ID),又结合计数器。当持有者标识匹配时,计数器操作逻辑同基于计数实现可重入的方式。
  • 优点:综合了前两种方式的优点,既解决了线程标识唯一性问题,又能精确控制重入次数,提高了分布式锁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 缺点:实现相对复杂,涉及到标识和计数器的维护,对系统资源有一定要求;如果标识生成或维护不当,可能出现并发冲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