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节点的主要作用
- 数据冗余:从节点复制主节点的数据,提供数据副本,在主节点出现故障时,从节点可以提升为主节点,保障数据的可用性,防止数据丢失。
- 分担读负载:应用程序的读操作可以分发到从节点,减轻主节点的负担,提升系统整体的读性能。特别是在高并发读的场景下,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配置从节点连接到主节点
- 修改配置文件:编辑从节点的MongoDB配置文件(通常为
mongod.conf
)。在文件中添加或修改以下配置:
replication:
oplogSizeMB: <指定oplog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
replSetName: <主从复制集名称,要与主节点一致>
- 启动MongoDB服务:完成配置文件修改后,重启MongoDB服务使配置生效。在Linux系统上,使用
sudo systemctl restart mongod
命令。
- 进入MongoDB shell:使用
mongo
命令进入MongoDB交互式 shell。
- 初始化从节点:在MongoDB shell中运行以下命令初始化从节点并连接到主节点:
rs.initiate({
_id: "<主从复制集名称,与配置文件一致>",
members: [
{ _id: 0, host: "<主节点的主机名或IP地址:端口号>" }
]
})
- 添加从节点到复制集:运行以下命令将当前从节点添加到复制集:
rs.add("<从节点的主机名或IP地址:端口号>")
- 确认连接:可以使用
rs.status()
命令查看复制集状态,确认从节点已成功连接到主节点并正常同步数据。从节点状态在输出结果中会有相应显示,如"stateStr" : "SECONDARY"
表示该节点为从节点且运行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