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设计方案
- 单线程池:在系统中创建一个单线程的
ExecutorService
,例如使用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这样能确保任务按照提交顺序依次执行。 - 任务封装:将每个跨节点任务封装成
Runnable
或Callable
对象。这些任务对象可以包含执行任务所需的所有信息,如节点标识、任务参数等。 - 任务调度:各个节点将任务提交到单线程池。可以通过消息队列(如 Kafka、RabbitMQ 等)来传递任务。每个节点将任务发送到消息队列,然后由一个消费者从消息队列中取出任务并提交到单线程池。
处理节点故障
- 心跳检测:各个节点定期向一个中心节点发送心跳消息。中心节点若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某个节点的心跳,则判定该节点故障。
- 任务重分配:当检测到节点故障时,将该节点上未执行的任务重新分配到其他正常节点。可以通过消息队列来实现,将故障节点的任务重新发送到消息队列,由其他节点的消费者重新获取并提交到单线程池。
- 持久化任务:将任务持久化到数据库(如 MySQL、Redis 等),在节点故障恢复后,能够从数据库中重新加载未完成的任务并继续执行。
处理网络延迟
- 设置超时: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设置合理的超时时间。例如,使用
Future.get(timeout, TimeUnit)
方法来获取任务执行结果,若在规定时间内未返回结果,则抛出TimeoutException
,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重试或标记任务失败。 - 异步处理:对于一些可能因为网络延迟导致长时间等待的操作(如远程调用),采用异步方式处理。使用
CompletableFuture
等异步工具,在等待结果的同时不阻塞单线程池的执行。 - 重试机制:当因为网络延迟导致任务失败时,采用重试机制。可以使用
RetryTemplate
(Spring Retry)等工具来实现自动重试,设置重试次数、重试间隔等参数。
保证任务执行的顺序性和可靠性
- 顺序性:通过单线程池保证任务按照提交顺序依次执行。同时,在任务封装时,可以为每个任务分配一个唯一的序号,在执行任务时按照序号顺序执行,进一步确保顺序性。
- 可靠性:
- 持久化:将任务的执行状态(如已提交、正在执行、已完成、失败等)持久化到数据库,在系统重启或节点故障恢复后,能够根据任务状态继续执行或重新执行未完成的任务。
- 日志记录:记录详细的任务执行日志,包括任务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执行结果等信息。这样在出现问题时可以方便地进行排查和故障恢复。
- 幂等性设计:确保任务具有幂等性,即多次执行任务对系统产生的效果是一致的。这样在任务因为各种原因重复执行时,不会对系统造成额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