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
星途 面试题库

面试题:缓存设计:ARC算法基本原理

请简述ARC(Adaptive Replacement Cache)算法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它与传统缓存替换策略(如LRU)相比有哪些优势。
37.1万 热度难度
后端开发缓存设计

知识考点

AI 面试

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

ARC算法基本工作原理

  1. 数据结构
    • ARC维护两个缓存列表,分别是T1和T2,以及一个幽灵列表B1和B2。T1和T2用于存储当前缓存中的数据,B1和B2用于记录最近被淘汰的数据。
    • T1列表存储近期刚被访问一次的数据,T2列表存储近期被多次访问的数据。
  2. 访问处理
    • 当一个请求到达:
      • 如果请求的数据在T1或T2中,这是一次命中,该数据会被移动到T2列表(如果它原本在T1)。并且如果它在T2,会根据T2的规则(类似LRU,将最近使用的移到头部)进行位置调整。
      • 如果请求的数据不在T1和T2中,这是一次未命中:
        • 首先检查B1和B2列表。如果数据在B1中,将其从B1移到T1,并将T1中最久未使用的元素移到B1(保持T1大小不变)。
        • 如果数据在B2中,将其从B2移到T2,并将T2中最久未使用的元素移到B2(保持T2大小不变)。
        • 如果数据既不在T1、T2,也不在B1、B2中,需要淘汰一个元素。ARC会根据一定的比例规则,决定从T1或T2中淘汰最久未使用的元素。同时,会按照一定策略更新B1和B2列表。
  3. 动态调整
    • ARC会根据访问模式动态调整T1和T2的大小比例。如果T2中的元素被频繁访问,T2的大小会增加,反之亦然。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访问模式。

ARC算法相对LRU的优势

  1. 适应多种访问模式
    • LRU假设最近最少使用的元素在未来也最少被使用,对于具有突发访问模式的数据不太适应。而ARC通过维护T1、T2以及幽灵列表,可以动态调整缓存结构,更好地应对不同的访问模式,如突发访问和周期性访问等。
  2. 减少缓存污染
    • 在LRU中,当缓存满时,新数据加入会淘汰最久未使用的数据,可能会淘汰掉那些即将被再次访问的有用数据(缓存污染)。ARC通过幽灵列表记录近期淘汰的数据,如果这些数据再次被访问,可以快速重新加入缓存,减少了缓存污染的可能性。
  3. 预取友好
    • ARC的动态调整机制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预取数据。当预取数据进入缓存时,ARC可以根据其访问历史,合理地将其放置在T1或T2中,提高缓存命中率,相比LRU更能适应预取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