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
星途 面试题库

面试题:缓存设计之Serverless架构下缓存的复杂场景处理

在Serverless架构集成分布式缓存(如Redis Cluster)的过程中,当面临数据一致性要求极高且读写频率差异大(读多写少)的业务场景时,如何设计缓存更新策略和数据同步机制,以确保系统性能和数据一致性的平衡,并详细说明设计思路和实现要点。
35.3万 热度难度
后端开发缓存设计

知识考点

AI 面试

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

设计思路

  1. 缓存更新策略
    • 写后更新(Write - behind Caching):由于写操作频率低,采用写后更新策略。即应用程序先更新数据库,成功后异步更新缓存。这样可以减少写操作对应用程序响应时间的影响,因为无需等待缓存更新完成。同时,通过队列等机制保证缓存更新任务的顺序执行,以确保数据一致性。
    • 设置合理的缓存过期时间:对于读多写少的场景,设置较长的缓存过期时间可以提高缓存命中率。但为了保证数据一致性,在数据更新后,要能及时使相关缓存失效。可以采用在数据库中记录数据版本号,每次数据更新时版本号递增,缓存读取时对比版本号,若不一致则更新缓存。
  2. 数据同步机制
    • 基于数据库日志(Binlog/Redolog):利用数据库自身的日志机制,如MySQL的Binlog。当数据更新时,数据库生成日志记录,通过订阅这些日志,解析出数据变更信息,进而更新缓存。这种方式可以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一致性,同时不会对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产生过多侵入。
    • 双写一致性方案:虽然是读多写少场景,但为了绝对的数据一致性,可以在更新数据库的同时同步更新缓存。不过为了避免同步更新带来的性能问题,可以采用优化的异步双写方式,例如使用线程池来异步执行缓存更新操作,减少对主业务线程的阻塞。

实现要点

  1. 缓存更新策略实现
    • 异步更新实现:使用消息队列(如Kafka)来接收写操作完成的通知。应用程序在成功更新数据库后,向消息队列发送一条更新缓存的消息,由专门的消费者从队列中取出消息并更新缓存。在实现过程中要确保消息的可靠传递,防止消息丢失导致缓存更新失败。
    • 缓存过期与版本号机制:在缓存中存储数据时,同时存储对应的版本号。数据库中增加版本号字段,每次更新数据时版本号加1。读缓存时,先对比版本号,不一致则从数据库读取最新数据并更新缓存及版本号。
  2. 数据同步机制实现
    • 数据库日志订阅:以MySQL为例,使用Canal工具来模拟MySQL从库,订阅Binlog。Canal解析Binlog中的数据变更事件,然后将变更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缓存更新服务从消息队列获取信息并更新缓存。要注意Canal的配置和监控,确保其稳定运行。
    • 异步双写优化:在应用程序更新数据库成功后,将缓存更新任务提交到线程池执行。线程池的大小要根据系统的负载和性能要求合理配置,避免线程过多导致系统资源耗尽或线程过少影响缓存更新效率。同时,要处理好线程池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确保缓存更新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