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任务划分
- CPU密集型任务:
- 应根据CPU核心数进行合理划分。例如,如果服务器有8个物理核心,可将CPU密集型任务划分为8个或略多于8个的子任务。这是因为过多的任务会导致上下文切换开销增加,降低性能。比如,对于一个大规模矩阵运算任务,可以按矩阵的行或列划分成多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负责一部分矩阵元素的计算。
- I/O密集型任务:
- 应考虑I/O设备的并行度和缓冲能力。比如,在进行文件读取任务时,如果是从多个磁盘读取不同文件,可以按文件划分任务,使不同的I/O操作并行进行。同时,设置合适的缓冲区大小,减少I/O操作的次数。例如,每个I/O任务负责读取一个文件的数据块,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异步I/O机制,在等待I/O完成的同时可以执行其他任务。
Go Barrier放置位置
- 阶段性同步需求:
- 在每个计算阶段结束后放置Go Barrier。例如,在并行计算的第一阶段,所有CPU密集型任务进行矩阵乘法运算,I/O密集型任务进行数据读取。当这些任务都完成后,放置Go Barrier,确保所有任务都准备好进入下一阶段,如下一阶段可能是对矩阵运算结果进行整合或进一步处理。
- 避免过早同步:
- 不要在任务刚开始执行不久就放置Go Barrier,这样会导致任务之间等待时间过长,降低并行效率。例如,不能在每个任务刚启动还未开始实质性工作时就进行同步。
处理不同类型任务执行时间差异
- 动态任务调度:
- 可以采用动态任务调度机制。比如,当某个CPU密集型任务先完成,而I/O密集型任务还在进行时,让已完成的CPU密集型任务去帮助其他未完成的任务。例如,有任务A、B、C,A和B是CPU密集型,C是I/O密集型,A完成后发现C还在进行I/O操作,A可以去协助B完成剩余的CPU计算工作。
- 预估任务执行时间:
- 在任务划分时,尽量预估不同类型任务的执行时间。对于执行时间较长的任务,可以进一步细分。例如,对于一个长时间运行的CPU密集型任务,可以先划分成多个子任务,再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执行时间长的子子任务进行再次细分,使整体任务执行时间更加均衡。
举例
假设我们要处理一批图像数据。其中,图像的解码是I/O密集型任务,而图像的特征提取是CPU密集型任务。
- 任务划分:
- 将图像按文件划分成多个I/O密集型子任务,每个任务负责解码一张图像。对于特征提取,根据CPU核心数,将每张图像的特征提取任务再细分成多个CPU密集型子任务。比如有8个CPU核心,每张图像的特征提取任务就分成8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负责图像某一部分的特征提取。
- Go Barrier放置:
- 在所有图像解码任务完成后,放置Go Barrier,确保所有图像都已解码,然后开始特征提取任务。在所有特征提取子任务完成后,再放置一个Go Barrier,准备进入下一阶段,如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等操作。
- 处理执行时间差异:
- 如果某个图像解码速度很快,而其他图像还在解码中,已完成解码的任务可以协助进行一些预处理工作,如数据归一化等简单的CPU计算任务,从而提高整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