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1. 整体设计思路
采用基于TCP协议的Socket通信,利用多线程实现并发处理,以确保可靠、高效的通信。
2. 处理网络故障
- 心跳检测机制:
- 每个节点定期(如每隔
n
秒)向其他节点发送心跳包。接收方收到心跳包后回复确认信息。 - 如果发送方在一定时间(如
m
秒,m > n
)内未收到确认信息,则认为目标节点可能出现故障。 - 代码示例(以Java为例):
- 每个节点定期(如每隔
// 发送心跳包线程
new Thread(() -> {
while (true) {
try {
socket.getOutputStream().write("HEARTBEAT".getBytes());
socket.getOutputStream().flush();
Thread.sleep(n * 1000);
} catch (IOException |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start();
// 接收心跳包及回复线程
new Thread(() -> {
byte[] buffer = new byte[1024];
while (true) {
try {
int len = socket.getInputStream().read(buffer);
if (len > 0) {
String msg = new String(buffer, 0, len);
if ("HEARTBEAT".equals(msg)) {
socket.getOutputStream().write("ACK".getBytes());
socket.getOutputStream().flush();
}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start();
- 故障恢复与重连:
- 当检测到节点故障时,启动重连机制。每隔一段时间(如
k
秒)尝试重新连接故障节点。 - 维护一个故障节点列表,对列表中的节点进行周期性重连尝试。
- 当检测到节点故障时,启动重连机制。每隔一段时间(如
3. 数据一致性
- 分布式共识算法:
- 采用如Paxos或Raft算法。以Raft为例,选举出一个Leader节点,所有写操作先发送到Leader节点。
- Leader节点将数据复制到多数派节点后,才认为该数据写入成功,并向客户端返回确认信息。
- 读操作可以在Leader节点执行,也可以通过配置在Follower节点执行(需保证数据同步)。
- 版本控制:
- 为每个数据对象附加版本号。每次数据更新时,版本号递增。
- 节点在接收数据时,对比版本号。如果接收到的数据版本号小于本地版本号,则忽略该数据。
4. 线程间协调
- 线程池:
- 使用线程池来管理处理Socket通信的线程。例如,在Java中可以使用
ThreadPoolExecutor
。 - 根据系统资源和预估的并发连接数,合理设置线程池的核心线程数、最大线程数等参数。
- 使用线程池来管理处理Socket通信的线程。例如,在Java中可以使用
ThreadPoolExecutor 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
corePoolSize,
maximumPoolSize,
keepAliveTime,
TimeUnit.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
- 锁机制:
- 对于共享资源(如数据存储、连接池等)的访问,使用锁机制(如Java中的
synchronized
关键字或ReentrantLock
)来保证线程安全。 - 尽量减小锁的粒度,以提高并发性能。例如,对于不同的数据分区,可以使用不同的锁。
- 对于共享资源(如数据存储、连接池等)的访问,使用锁机制(如Java中的
- 信号量:
- 当需要限制同时访问某个资源的线程数量时,使用信号量。比如,限制同时与某个节点建立的连接数。
Semaphore semaphore = new Semaphore(maxConnections);
try {
semaphore.acquire();
// 建立连接操作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semaphore.relea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