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处理节点故障
- 故障检测:通过心跳检测机制,定期由每个节点向其他节点发送心跳消息。若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某个节点的心跳响应,则判定该节点可能发生故障。同时,结合节点负载、资源使用情况等指标进行综合判断,避免误判。
- 故障转移:当检测到节点故障后,系统应能够快速将该节点的工作负载转移到其他正常节点上。例如,若故障节点负责特定消息分区的处理,需将该分区的数据和处理逻辑迁移到其他副本节点,确保消息处理不中断。
应对网络分区
- 分区检测:利用网络拓扑发现协议,实时监测网络连接状态。当网络发生分区时,各个分区内的节点能够快速感知到与其他分区的失联。
- 分区处理:在网络分区期间,每个分区内的节点继续独立提供服务,尽可能保证本分区内消息的正常处理。当网络恢复后,系统需进行数据同步和状态协调,确保各分区数据一致性。例如,通过日志记录在分区期间的消息处理情况,待网络恢复后进行合并和修复。
副本机制
- 副本创建:为每个消息分区创建多个副本,分布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上。副本数量根据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要求进行设置,一般3 - 5个副本较为常见。
- 副本同步:主副本负责接收和处理消息,同时将消息同步到其他副本节点。采用异步复制或同步复制策略,异步复制可提高系统性能,但可能在主副本故障时丢失少量未同步消息;同步复制则能保证数据一致性,但会对性能有一定影响,需根据业务场景权衡。
- 副本选举:当主副本发生故障时,需要从副本节点中选举出新的主副本。选举算法可采用如Raft、Paxos等,确保选举过程的公平性和高效性,快速恢复消息处理能力。
心跳检测
- 检测频率:设置合适的心跳检测频率,频率过高会增加网络开销,过低则可能导致故障检测延迟。根据系统规模和网络环境,一般心跳间隔可设置在1 - 10秒之间。
- 心跳内容:心跳消息除了包含节点标识外,还可携带节点的基本状态信息,如负载、资源使用情况等,以便其他节点了解其运行状态。
- 心跳响应处理:接收心跳消息的节点应及时进行响应处理,若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到响应,发起方应进行重试。多次重试失败后,判定目标节点可能故障,并触发相应的故障处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