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路由优化算法
- 最短路径优先算法(如OSPF):
- OSPF根据链路状态信息计算最短路径。每个路由器向邻居发送链路状态通告(LSA),包含其连接的链路及状态等信息。
- 路由器收集LSA后构建链路状态数据库,然后通过Dijkstra算法计算到每个目的网络的最短路径。
- 适用于大型复杂网络,收敛速度较快,能根据网络拓扑变化快速调整路由。
- 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EIGRP):
- EIGRP是Cisco私有的协议,综合了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协议的优点。
- 它使用扩散更新算法(DUAL),可以快速收敛。在拓扑变化时,能迅速重新计算路由,减少网络中断时间。
- 通过维护邻居表、拓扑表和路由表来管理路由信息。
路由优化策略
- 分层路由策略:
- 将网络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核心层负责高速数据转发,应保持简单、高效,避免复杂的策略路由。
- 汇聚层进行路由聚合,减少核心层的路由表条目。例如,将多个子网的路由聚合为一个超网路由。
- 接入层负责用户接入,实施访问控制策略。
- 负载均衡策略:
- 等价多路径(ECMP):当到达同一目的网络有多条具有相同度量值的路径时,路由器可以将流量均匀分配到这些路径上,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
- 非等价多路径(Unequal - cost load balancing,如EIGRP支持):对于度量值不同但在一定范围内的路径,也可以按比例分配流量。
- 动态路由与静态路由结合:
- 对于网络中相对稳定的连接(如核心层设备间的连接),可以配置静态路由,减少路由协议的开销。
- 对于网络拓扑可能变化的部分,使用动态路由协议,以便及时适应网络变化。
安全机制设计
- 访问控制列表(ACL):
- 在路由器和防火墙等设备上配置ACL。例如,在接入层路由器上配置ACL,阻止外部非法IP地址访问内部子网。
- 可以基于源IP、目的IP、端口号等条件进行过滤。比如,只允许特定的服务器端口(如Web服务器的80和443端口)对外提供服务。
- 防火墙策略:
- 部署状态检测防火墙,检查TCP连接的状态。只有合法的、符合状态表的连接才能通过,防范非法连接和端口扫描等攻击。
- 配置防火墙的NAT(网络地址转换)功能,隐藏内部网络的真实IP地址,增加网络安全性。
- 入侵检测与防范系统(IDS/IPS):
- 部署IDS/IPS设备,监测网络流量中的异常行为。例如,检测到大量的SYN请求但没有完成三次握手,可能是SYN Flood攻击,IPS可以自动阻断相关流量。
- 定期更新IDS/IPS的特征库,以应对新出现的网络攻击。
- VPN安全机制:
- 如果网络中有远程接入需求,使用VPN(虚拟专用网络)。例如,采用IPsec VPN,通过加密和认证机制,确保远程用户与内部网络通信的安全。
- 配置VPN的访问控制,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通过VPN接入内部网络。
- 路由协议安全:
- 对动态路由协议(如OSPF、EIGRP)进行认证。例如,OSPF可以配置MD5认证,确保只有合法的路由器才能交换路由信息,防止非法设备篡改路由表。
防范常见网络攻击
- 防范DDoS攻击:
- 在网络边缘部署流量清洗设备,检测和过滤异常流量。当检测到大量的UDP洪水、ICMP洪水等攻击流量时,将流量引导到清洗设备进行处理,丢弃攻击流量,放行正常流量。
- 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合作,利用其网络资源进行流量清洗。
- 防范ARP欺骗攻击:
- 在交换机上启用ARP防护功能,如ARP静态绑定、ARP动态检测等。ARP静态绑定可以将IP地址与MAC地址进行手动绑定,防止ARP欺骗篡改ARP表。
- 使用ARP防火墙,监测ARP请求和响应,发现异常ARP包及时报警并阻断。
- 防范SQL注入攻击(如果网络中有Web应用):
- 在Web服务器前端部署Web应用防火墙(WAF),检测和过滤恶意的SQL语句。例如,对输入的参数进行严格的过滤和验证,防止恶意用户通过输入特殊字符构造SQL语句来获取数据库信息。
- 对Web应用进行安全编码,使用参数化查询等技术,避免直接拼接SQL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