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技术选型
- 云服务提供商:选择如AWS、Azure、Google Cloud等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它们在全球拥有广泛的数据中心,方便将应用部署到多个地理区域。
- 服务器:根据应用的规模和性能需求,选择合适的云服务器实例类型,如AWS的EC2实例、Azure的虚拟机等。
- 容器化:使用Docker对Angular应用进行容器化封装,便于在不同环境中部署和管理。搭配Kubernetes进行容器编排,实现自动化的部署、扩展和管理。
负载均衡策略
- 全局负载均衡(GSLB):
- 选型: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GSLB服务,如AWS Route 53、Azure Traffic Manager、Google Cloud DNS等。
- 策略: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策略,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将请求发送到距离最近的区域数据中心。同时结合健康检查机制,确保只有健康的区域数据中心接收流量。
- 区域内负载均衡:
- 选型:使用云服务提供商的区域内负载均衡器,如AWS Elastic Load Balancing(ELB)、Azure Load Balancer、Google Cloud Load Balancing等。
- 策略:采用轮询(Round - Robin)策略,将请求均匀分配到区域内的各个服务器实例上。也可以结合加权轮询,根据服务器实例的性能配置不同的权重。同时开启会话亲和性(Sticky Sessions),确保同一用户的后续请求始终发送到同一服务器实例,维持会话状态。
数据同步机制
- 数据库同步:
- 选型:如果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PostgreSQL等,可以采用主从复制(Master - Slave Replication)或多主复制(Multi - Master Replication)技术。对于NoSQL数据库,如MongoDB,可利用其内置的副本集(Replica Sets)和分片(Sharding)功能实现数据同步。
- 机制:以MySQL主从复制为例,主数据库记录所有的写操作到二进制日志(Binlog),从数据库通过I/O线程读取主库的Binlog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数据库中,从而实现数据同步。在多区域部署中,可设置一个主数据库在一个区域,其他区域的数据库作为从库。对于MongoDB副本集,一个节点作为主节点处理写操作,其他节点作为从节点复制主节点的数据。
- 静态资源同步:
- 选型: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如Ceph,或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对象存储服务,如AWS S3、Azure Blob Storage、Google Cloud Storage等。
- 机制:利用对象存储服务的跨区域复制功能,将静态资源(如Angular应用的前端代码、图片、样式文件等)复制到各个区域的存储桶中。当有资源更新时,更新操作首先在主区域的存储桶执行,然后通过跨区域复制功能同步到其他区域。
故障恢复机制
- 服务器故障:
- 监控:利用云服务提供商的监控工具,如AWS CloudWatch、Azure Monitor、Google Cloud Monitoring等,实时监控服务器的各项指标,如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网络流量等。设置警报规则,当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及时通知运维人员。
- 自动恢复:在Kubernetes环境中,当某个Pod(对应服务器上的容器实例)出现故障时,Kubernetes会自动重新启动该Pod,确保应用的可用性。同时,云服务提供商的负载均衡器会自动检测到不健康的服务器实例,并将流量从其转移到其他健康的实例上。
- 数据中心故障:
- 多数据中心冗余:通过在多个地理区域部署数据中心,当一个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全局负载均衡器会自动将流量切换到其他正常的数据中心。
- 数据恢复:利用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机制,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当数据中心故障导致数据丢失时,可以从最近的备份点恢复数据。例如,在AWS上可使用RDS的备份功能,在Azure上可使用SQL Database的自动备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