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区别
- 监测方式:
- Object.defineProperty:Vue 2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对对象的每个属性进行劫持,对已存在的属性进行数据劫持。例如:
let data = { name: 'John' };
Object.defineProperty(data, 'age', {
configurable: true,
enumerable: true,
get() {
console.log('get age');
return 30;
},
set(newVal) {
console.log('set age to', newVal);
}
});
- Proxy:Vue 3使用
Proxy
是对整个对象进行代理,而不是对单个属性。它可以直接监听对象的变化。例如:
let data = { name: 'John' };
let proxy = new Proxy(data, {
get(target, prop) {
console.log('get', prop);
return target[prop];
},
set(target, prop, value) {
console.log('set', prop, 'to', value);
target[prop] = value;
return true;
}
});
- 性能差异:
- Object.defineProperty:由于需要遍历对象的每个属性并逐个定义,对于大型对象初始化时性能开销较大。并且对于数组的监测需要单独处理,通过重写数组的原型方法来实现响应式。
- Proxy:初始化时性能相对较好,因为它是对整个对象进行代理,不需要逐个属性进行定义。同时对数组的监测也更加自然,不需要额外的原型方法重写。
- 功能特性:
- Object.defineProperty:无法监听对象属性的新增和删除,需要使用
Vue.set
和Vue.delete
方法来触发响应式更新。
- Proxy:可以监听到对象属性的新增和删除,直接在
set
和deleteProperty
陷阱中处理,能更全面地监听对象变化。
跨版本兼容性影响
- 代码迁移:Vue 2项目迁移到Vue 3时,由于响应式原理的变化,涉及数据响应式处理的代码可能需要修改。例如,在Vue 2中通过
Vue.set
添加新属性来触发响应式的代码,在Vue 3中不需要这样做,直接添加新属性即可触发响应式更新。
- 第三方库兼容性:部分依赖Vue 2响应式原理实现的第三方库,在Vue 3环境下可能无法正常工作,需要更新第三方库以适应Vue 3的响应式机制。例如,一些自定义的数据劫持插件,基于
Object.defineProperty
实现,在Vue 3中需要重写以适配Pro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