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事件驱动机制设计
- 事件源抽象:
- 对于金融交易系统,事件源包括网络套接字(用于接收交易指令、行情数据等)、定时任务(如定期结算、风险监控等)以及操作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异常情况)。设计一个统一的事件源抽象接口,每种事件源实现该接口,以便在事件驱动框架中统一管理。
- 例如,网络套接字事件源接口可以包含
register_fd
(注册文件描述符)、unregister_fd
(注销文件描述符)以及handle_event
(处理套接字事件,如可读、可写、错误等)方法。
- 事件分发:
- 采用高效的事件分发算法,如基于优先级队列和哈希表结合的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事件(如交易指令事件优先级高于心跳检测事件),根据优先级进行排序。哈希表用于快速定位事件源,减少查找时间复杂度。
- 为了实现高效的事件分发,在事件结构体中添加优先级字段,在事件入队时,依据优先级插入到合适位置。在处理事件时,从优先级高的事件开始处理。
- 事件回调:
- 为每个事件源绑定相应的回调函数。回调函数的设计要简洁且专注于特定业务逻辑,例如处理交易指令的回调函数只负责解析指令、验证合法性并传递给交易处理模块。
- 采用函数指针或
std::function
来实现回调机制,使得代码更加灵活,便于后期维护和扩展。
资源管理
- 内存管理:
- 由于系统对低延迟要求高,采用对象池技术管理频繁创建和销毁的对象,如交易指令对象、网络数据包对象等。预先分配一定数量的对象放入对象池,需要时直接从对象池获取,使用完毕后归还,避免频繁的内存分配和释放带来的性能开销。
- 例如,对于交易指令对象池,创建一个
OrderObjectPool
类,包含get_order
(从对象池获取订单对象)和return_order
(将订单对象归还对象池)方法。 - 同时,引入智能指针(如
std::unique_ptr
或std::shared_ptr
)来管理对象生命周期,确保内存安全,避免内存泄漏。
- 文件描述符管理:
- 设计一个文件描述符管理器,对网络套接字、定时器等相关的文件描述符进行统一管理。使用一个
FDManager
类,维护一个文件描述符集合,记录每个文件描述符的状态(已注册、未注册、正在使用等)。 - 提供方法如
register_fd
(注册文件描述符)、unregister_fd
(注销文件描述符)以及get_fd_status
(获取文件描述符状态),防止文件描述符的重复使用或非法操作。
- 设计一个文件描述符管理器,对网络套接字、定时器等相关的文件描述符进行统一管理。使用一个
- 连接管理:
- 针对网络连接状态变化敏感的特点,设计一个连接管理器。维护一个连接状态表,记录每个连接的当前状态(连接中、已连接、断开连接等)、连接时间、最近活跃时间等信息。
- 采用心跳机制检测连接状态,定期向对端发送心跳包,若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到响应,则判定连接断开。对于断开的连接,及时进行资源释放,并触发相应的事件通知业务层进行处理。
线程模型设计
- 多线程模型选择:
- 鉴于系统的高并发特性,采用主从多线程模型。主线程负责监听事件源,将事件分发到工作线程池中。工作线程池中的线程负责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如交易处理、数据持久化等。
- 主线程和工作线程之间通过线程安全的队列进行通信,主线程将事件封装成任务放入队列,工作线程从队列中取出任务并处理。
- 线程间通信与同步:
- 使用互斥锁(
std::mutex
)和条件变量(std::condition_variable
)来保证线程安全。例如,在访问共享资源(如连接状态表、对象池等)时,先获取互斥锁,访问完毕后释放。 - 条件变量用于线程间的同步,如工作线程在任务队列为空时等待,当主线程向队列中添加任务后,通过条件变量唤醒工作线程。
- 使用互斥锁(
- 线程资源分配:
- 根据系统的硬件资源(如CPU核心数、内存大小等)和业务负载情况,动态调整工作线程池的大小。可以通过监控系统的CPU使用率、任务队列长度等指标,自动增加或减少工作线程数量,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平衡。
- 例如,当任务队列长度持续增长且CPU使用率较低时,增加工作线程数量;当任务队列长度较短且CPU使用率较高时,减少工作线程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