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

星途 面试题库

面试题:如何在微服务架构中实现基于Redis事务补偿的分布式事务

假设你负责设计一个微服务系统,需要借助Redis事务补偿来保证分布式事务的最终一致性。请描述整体设计思路,包括如何定义事务边界、处理事务失败的补偿逻辑以及如何与微服务之间进行交互。
17.9万 热度难度
数据库Redis

知识考点

AI 面试

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

定义事务边界

  1. 业务层面界定:明确在微服务系统中,哪些操作集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业务事务。例如,在电商系统中,从下单、扣减库存到更新订单状态这一系列操作可视为一个事务。
  2. 技术层面界定:为每个事务分配唯一标识符(如UUID),在各个微服务调用过程中传递该标识符,以此关联同一事务下的所有操作。在Redis中,可使用哈希结构(Hash)存储事务相关信息,以事务ID作为键,事务内各操作状态等信息作为字段值。

处理事务失败的补偿逻辑

  1. 记录事务操作日志:每个微服务在执行事务操作时,将操作记录在Redis的有序集合(Sorted Set)中,以事务ID作为键,操作记录作为成员,并根据操作执行顺序设置分数。操作记录包含操作类型、操作时间、操作结果等信息。
  2. 反向补偿操作:当检测到事务失败时,根据操作日志中的记录,按逆序执行反向补偿操作。例如,如果之前执行了扣减库存操作,补偿操作则是增加库存。这些反向操作的代码逻辑需提前在各微服务中定义好。
  3. 重试机制:对于补偿操作失败的情况,引入重试机制。可以在Redis中设置一个重试队列(List),将补偿失败的事务ID放入队列中,通过定时任务或消息队列监听,对这些事务进行重试。同时记录重试次数,达到一定重试次数仍失败则进行人工干预。

与微服务之间进行交互

  1. 消息队列驱动:使用消息队列(如Kafka、RabbitMQ)作为微服务间通信的桥梁。当一个事务开始时,发起事务的微服务将事务相关消息发送到消息队列,消息中包含事务ID及初始操作信息。其他微服务监听队列,接收到消息后执行相应操作,并将操作结果反馈到Redis中事务对应的哈希结构中。
  2. Redis发布订阅:利用Redis的发布订阅功能,各微服务订阅特定事务主题。当事务状态发生变化(如某个操作完成、事务失败等),在Redis中发布相关消息,订阅该主题的微服务可及时获取事务状态,做出相应处理。
  3. API调用:在某些情况下,微服务之间可能还需要通过直接的API调用来传递事务相关数据或触发操作。但为了避免同步阻塞问题,尽量结合消息队列等异步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