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
星途 面试题库

面试题:网络编程中TCP/IP协议栈跨域互联原理相关问题

在TCP/IP协议栈的跨域互联场景下,简述ARP(地址解析协议)在不同子网间通信时的工作流程,以及它对于跨域互联起到了怎样的关键作用?
12.8万 热度难度
后端开发网络编程

知识考点

AI 面试

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

ARP在不同子网间通信的工作流程

  1. 主机准备数据:当源主机要向不同子网的目标主机发送数据时,首先检查目标IP地址,判断其属于不同子网。源主机知道自己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的IP地址。
  2. 查找ARP缓存:源主机先在自己的ARP缓存表中查找默认网关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如果找到,就可以直接将数据帧封装好,目的MAC地址设为网关MAC地址,发往网关。
  3. ARP请求:若ARP缓存中没有默认网关的MAC地址,源主机就会在本地网络(子网)上发送一个ARP请求广播帧。这个广播帧包含源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以及目标IP地址(即默认网关的IP地址)。本地网络上所有主机都会收到这个广播帧,但只有默认网关会对其做出响应。
  4. ARP响应:默认网关收到ARP请求后,识别出请求的是自己的IP地址,于是将自己的MAC地址填入ARP响应帧中,单播发送给源主机。
  5. 更新ARP缓存:源主机收到ARP响应后,将默认网关的IP地址和对应的MAC地址更新到自己的ARP缓存表中。此时,源主机就可以封装数据帧,将目的MAC地址设为网关的MAC地址,通过本地网络发送给默认网关。
  6. 网关转发:默认网关收到数据帧后,检查数据帧的目的IP地址,然后在其路由表中查找合适的路由,找到通往目标主机所在子网的下一跳地址,重复上述2 - 5步骤,获取下一跳的MAC地址,继续转发数据,直到数据到达目标主机所在子网。目标主机所在子网内,若目标主机IP地址与数据帧中目的IP地址匹配,目标主机接收数据。

ARP对于跨域互联的关键作用

  1. IP地址到MAC地址的转换:在跨域互联中,不同子网使用不同的网络标识。ARP能将目标IP地址转换为对应的MAC地址,确保数据帧可以在数据链路层正确封装和传输,解决了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地址转换的问题,使得基于IP的逻辑寻址能在基于MAC的物理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
  2. 协助路由转发:ARP帮助主机获取默认网关的MAC地址,使得主机能将数据发送到网关。网关通过ARP获取下一跳的MAC地址,从而将数据沿着路由路径逐跳转发,最终实现跨子网的通信,是实现跨域互联中数据在不同子网间转发的重要基础。
  3. 网络拓扑发现:ARP广播过程也有助于主机发现本地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别是网关的存在。在跨域互联场景下,这对于主机和网关正确配置和参与网络通信至关重要,保证跨域通信的路径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