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索引
- 特性:正索引从0开始,依次递增。第一个元素的索引为0,第二个元素索引为1,依此类推。
- 取值规则:通过在序列名后使用方括号
[]
并在其中指定正索引值来获取对应位置的元素。
- 示例:
my_list = [10, 20, 30, 40]
print(my_list[0]) # 输出10
print(my_list[2]) # 输出30
负索引
- 特性:负索引从 -1 开始,依次递减。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为 -1,倒数第二个元素索引为 -2,依此类推。
- 取值规则:同样通过在序列名后使用方括号
[]
并在其中指定负索引值来获取对应位置的元素。
- 示例:
my_string = "hello"
print(my_string[-1]) # 输出 'o'
print(my_string[-3]) # 输出 'l'
索引取值的一般规则
- 范围限制:索引值必须在有效范围内,对于长度为
n
的序列,正索引范围是 0 到 n - 1
,负索引范围是 -n
到 -1
。如果超出范围,会抛出 IndexError
异常。
my_tuple = (1, 2, 3)
# print(my_tuple[3]) # 会抛出IndexError异常
# print(my_tuple[-4]) # 会抛出IndexError异常
- 数据类型无关性:索引机制适用于各种序列类型,如列表、字符串、元组,规则基本相同。无论是对列表中的元素,字符串中的字符,还是元组中的元素进行索引取值,都遵循正索引和负索引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