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混合调度算法设计
- 结合固定优先级调度(FPS)与最早截止时间优先调度(EDF)
- 周期性任务:对于周期性任务,根据任务的周期或重要性分配固定优先级(类似FPS)。周期短或关键程度高的任务优先级高。同时,计算每个周期性任务的截止时间,若系统负载较低,按优先级调度;当负载接近临界值时,切换为基于截止时间的调度(类似EDF),确保所有周期性任务都能在截止时间内完成。
- 非周期性任务:将非周期性任务按照其紧急程度分配优先级。紧急任务赋予较高优先级,可立即抢占正在执行的低优先级任务(包括周期性任务)。为避免对周期性任务造成过度影响,设置抢占阈值,只有当非周期性任务的紧急程度超过该阈值时才能抢占。
- 资源分配考虑
- CPU资源:根据任务优先级和执行时间需求,预先分配CPU时间片。高优先级任务获得较长时间片,以减少上下文切换开销。但时间片长度需动态调整,当系统负载变化时,重新评估每个任务的时间片需求。
- 内存资源:对于实时任务,提前分配足够的内存空间,避免运行时内存不足导致任务失败。采用内存分区管理方式,为不同类型任务划分固定内存区域,防止任务间内存冲突。
- 调度决策过程
- 任务到达时:新任务到达系统,判断其类型(周期性或非周期性)。若为周期性任务,计算其周期、截止时间等参数并加入周期性任务队列;若为非周期性任务,评估其紧急程度并分配优先级后加入非周期性任务队列。
- 调度时刻:在每个调度点(如时间片结束、任务完成等),检查两个任务队列。首先检查非周期性任务队列中是否有高优先级紧急任务,若有则调度执行;若无,则从周期性任务队列中根据优先级或截止时间选择任务执行。
实际应用中的难点与应对措施
- 难点 - 任务参数不确定性
- 描述:非周期性任务的执行时间和紧急程度可能难以准确预测,这会影响调度算法的准确性。
- 应对措施:建立任务历史数据库,记录以往同类任务的执行时间和紧急程度。在任务到达时,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初步评估,并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动态调整优先级和资源分配。例如,若任务执行时间比预期长,适当降低其后续优先级,为其他任务让出资源。
- 难点 - 系统负载变化
- 描述:实时系统的负载可能随时间大幅变化,混合调度算法需适应不同负载情况,否则易导致任务错过截止时间或资源利用率低下。
- 应对措施:采用负载监测机制,实时监测CPU、内存等资源的使用情况。当负载较低时,侧重于优先级调度,提高系统吞吐量;当负载接近或超过临界值时,加强基于截止时间的调度,确保任务及时完成。例如,通过设定负载阈值,当CPU使用率超过80%时,切换为更严格的基于截止时间的调度策略。
- 难点 - 优先级反转
- 描述:在混合调度中,高优先级任务可能因等待低优先级任务释放资源而被阻塞,导致优先级反转,影响任务响应时间。
- 应对措施:采用优先级继承协议。当高优先级任务等待低优先级任务持有的资源时,低优先级任务暂时继承高优先级任务的优先级,直到释放资源。这样可减少高优先级任务的阻塞时间,保证其及时执行。例如,任务A(高优先级)等待任务B(低优先级)的资源,任务B立即提升到与任务A相同优先级,执行完成释放资源后恢复原优先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