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1. 全局事务协调机制
Seata通过全局事务协调器(TC)来管理和协调各个分支事务。在高并发场景下,TC负责接收全局事务的开启、提交、回滚等指令,并将这些指令转发给相应的分支事务。它维护了全局事务的状态,确保所有分支事务的状态与全局事务状态一致。例如,当全局事务提交时,TC会通知所有处于提交状态的分支事务进行提交;若全局事务回滚,TC会促使所有分支事务回滚,以此保障事务的一致性。
2. 分支事务注册与汇报
各个微服务作为分支事务参与者,在执行本地事务前,会向TC注册分支事务。在事务执行过程中,分支事务会实时向TC汇报自身的执行状态。这种注册与汇报机制,使得TC能够实时掌握每个分支事务的进展情况。在高并发场景下,即使多个分支事务同时执行,TC也能根据它们的汇报,准确判断全局事务的一致性状态。例如,某个分支事务由于资源竞争等原因执行缓慢,但通过向TC汇报,TC可以及时了解并做出相应决策,避免因局部问题影响全局事务的一致性。
3. 基于XA协议的二阶段提交优化
Seata借鉴了XA协议的思想,但对其进行了优化以适应高并发场景。在第一阶段(prepare),分支事务执行本地业务逻辑,但不提交事务,而是将undo和redo日志等事务回滚和恢复所需的信息记录下来,并向TC汇报准备成功。这种方式避免了传统XA协议在高并发下长时间锁定资源的问题。在第二阶段,若全局事务提交,TC通知各分支事务提交,分支事务只需快速提交本地事务即可;若全局事务回滚,分支事务依据之前记录的undo日志进行回滚,从而保障了事务在高并发下的一致性。
4. 事务隔离级别与并发控制
Seata支持多种事务隔离级别,如读未提交、读已提交、可重复读等。在高并发场景下,合理选择事务隔离级别能够有效控制并发访问带来的一致性问题。例如,通过设置可重复读隔离级别,可以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等问题,确保在同一事务内多次读取数据的一致性。同时,Seata还可以结合数据库自身的并发控制机制,如锁机制,来保证在高并发读写操作时,数据的一致性不被破坏。
5. 幂等性设计
在高并发场景下,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可能会出现重复请求。Seata要求分支事务具备幂等性,即多次执行相同的操作所产生的效果与执行一次相同。这样,即使在全局事务协调过程中出现重复的提交或回滚指令,分支事务也能正确处理,不会因重复操作而破坏事务的一致性。例如,通过在分支事务处理逻辑中增加唯一标识判断,若接收到重复请求,直接返回之前处理结果,确保事务操作的一致性。
6. 故障恢复机制
在高并发情况下,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也会增加。Seata具备故障恢复机制,当某个微服务节点或TC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通过恢复机制重新建立事务的一致性状态。例如,TC故障恢复后,可以从日志中恢复全局事务的状态,并重新协调未完成的分支事务;微服务节点恢复后,能够依据之前记录的事务日志,继续完成未完成的事务操作,从而保证事务的最终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