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 空间预分配策略:
- 增长时:当SDS需要增长时,如果增长后的长度(包括结束符)小于1MB,那么会额外分配和增长后长度相同的未使用空间。例如,原SDS长度为10字节,增长到20字节(包含结束符),则会额外分配20字节未使用空间,总共分配40字节空间。
- 超过1MB时:如果增长后的长度超过1MB,会固定分配1MB的未使用空间。这样在后续可能的增长操作中,减少了频繁的内存重新分配次数,提高了性能。
- 惰性空间释放策略:
- 当SDS缩短时,并不会立即释放多余的空间,而是将这些空间记录在SDS结构中作为未使用空间。例如,将一个长度为100字节的SDS缩短为50字节,剩余的50字节空间不会被释放,而是保留在SDS中,方便后续可能的增长操作,避免了频繁的内存分配和释放,减少了内存碎片的产生。
- 内存分配函数优化:
- Redis的SDS使用了专门的内存分配函数,在分配内存时采用了更高效的算法。相比C语言标准库函数(如
malloc
、realloc
等),这些函数在处理小内存块分配时更加高效,减少了内存碎片的产生。例如,对于频繁的小数据量字符串操作,Redis的内存分配函数能更好地利用内存,提高内存利用率。
- Redis的SDS使用了专门的内存分配函数,在分配内存时采用了更高效的算法。相比C语言标准库函数(如
- 减少内存重分配次数:
- 通过预分配和惰性空间释放策略,SDS在字符串操作过程中减少了内存重分配的次数。因为每次重分配内存都涉及到系统调用等开销,减少重分配次数能显著提高性能。例如,在频繁的字符串拼接操作中,传统C字符串每次拼接都可能需要重新分配内存,而SDS利用预分配策略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