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

星途 面试题库

面试题:设计一个高可用且低延迟的Redis集群ASK错误预警系统架构

要求设计一个针对Redis集群ASK错误的预警系统架构,该架构需具备高可用性,以确保在部分组件故障时仍能正常工作,同时要保证低延迟,能及时发出预警。阐述该架构所涉及的各个组件及其功能,以及组件之间的交互流程。
18.9万 热度难度
数据库Redis

知识考点

AI 面试

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

架构组件及其功能

  1. 探针(Probe)
    • 功能:定期向Redis集群发送请求,模拟客户端操作,监测是否出现ASK错误。探针需要分布在不同的物理位置或服务器节点上,以避免单点故障对监测的影响。
  2. 错误收集器(Error Collector)
    • 功能:接收来自各个探针发送的ASK错误信息,对错误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和聚合,例如记录错误发生的时间、涉及的Redis节点等关键信息。它可以采用分布式消息队列(如Kafka)作为数据传输的通道,以提高数据收集的可靠性和吞吐量。
  3. 数据分析模块(Data Analysis Module)
    • 功能:从错误收集器获取聚合后的ASK错误数据,运用预设的算法和规则进行分析。例如,判断错误出现的频率是否超出阈值,是否存在特定节点频繁出现ASK错误的情况等。它可以使用实时计算框架(如Flink),以实现高效的实时数据分析。
  4. 预警触发器(Alert Trigger)
    • 功能:根据数据分析模块的结果,当检测到满足预警条件时,触发相应的预警。预警方式可以包括发送邮件、短信、调用即时通讯工具的API等。它需要与各种预警渠道的接口进行集成。
  5. 存储模块(Storage Module)
    • 功能:存储ASK错误的历史数据,包括错误详情、分析结果等。这有助于后续的故障追溯和系统优化。可以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或分布式数据库(如Cassandra),根据数据量和查询需求进行选择。
  6. 监控与管理控制台(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Console)
    • 功能:为运维人员提供可视化界面,展示系统的运行状态,如探针的工作情况、错误统计信息、预警历史等。同时,允许运维人员对系统参数进行配置,如调整预警阈值等。

组件之间的交互流程

  1. 探针与错误收集器
    • 探针周期性地向Redis集群发起请求,并在捕获到ASK错误时,将错误信息发送至错误收集器。错误收集器通过消息队列接收这些信息,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2. 错误收集器与数据分析模块
    • 错误收集器将整理聚合后的ASK错误数据发送给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从消息队列中消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3. 数据分析模块与预警触发器
    • 当数据分析模块发现ASK错误数据满足预设的预警条件时,向预警触发器发送预警指令。预警触发器根据指令,调用相应的预警渠道接口,发出预警信息。
  4. 各组件与存储模块
    • 探针、错误收集器、数据分析模块和预警触发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如错误记录、分析结果、预警历史等,都会存储到存储模块中。监控与管理控制台从存储模块获取数据,用于展示和分析。
  5. 监控与管理控制台与其他组件
    • 监控与管理控制台实时获取各组件的运行状态信息,展示给运维人员。同时,运维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台对探针的监测频率、数据分析模块的预警阈值等参数进行配置,这些配置信息会下发到相应的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