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Method Swizzling实现原理
- 方法查找机制:在Objective-C中,当向一个对象发送消息时,runtime会根据对象的isa指针找到对应的类,然后在类的方法列表(以及其父类的方法列表)中查找与该消息对应的方法实现。方法在runtime中以
Method
结构体表示,包含方法名、方法实现等信息。 - 交换方法实现:
Method Swizzling
利用runtime提供的函数,如class_getInstanceMethod
获取类的实例方法,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
来交换两个方法的实现。例如,假设有两个方法originalMethod
和swizzledMethod
,通过交换它们的实现,当调用originalMethod
时,实际执行的是swizzledMethod
的代码,反之亦然。
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 线程安全问题:
Method Swizzling
操作需要在程序启动阶段或某个特定的初始化时刻进行。如果在多线程环境下同时进行Method Swizzling
,可能会导致竞争条件,造成未定义行为。例如,两个线程同时尝试交换同一个类的方法,可能导致方法列表混乱。 - 继承体系影响:如果在父类上进行了
Method Swizzling
,子类可能会受到意外影响。因为子类继承了父类的方法列表,当父类方法实现被交换后,子类调用该方法时执行的是交换后的行为,这可能不符合预期,需要特别注意子类的行为是否需要特殊处理。 - 系统方法替换风险:如果不小心对系统类的方法进行
Method Swizzling
,可能会导致系统功能异常。比如,替换了UIViewController
的viewDidLoad
方法,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影响整个应用的视图加载逻辑,并且苹果的审核可能不允许对系统类进行不合理的方法替换。 - 调试困难:由于
Method Swizzling
改变了原有方法的执行逻辑,在调试过程中,调用栈可能变得复杂和难以理解。原本期望调用的方法实际执行的是另一个方法的代码,这给定位问题和理解程序执行流程带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