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1. 不同隔离级别对ACID特性的影响
- 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
- 原子性(Atomicity):不受影响。原子性强调事务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读已提交隔离级别不涉及事务的原子性操作本身的改变。
- 一致性(Consistency):该隔离级别能保证一个事务读取到的数据是已经提交的最新数据,有助于维护数据一致性。例如,在银行转账事务中,A向B转账,当转账事务提交后,其他事务在“读已提交”隔离级别下能马上读到更新后的账户余额,不会读到中间未提交状态的数据,从而保证了一致性。
- 隔离性(Isolation):读已提交只允许事务读取已提交的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隔离性,但存在不可重复读问题。例如,事务T1读取某数据行,之后事务T2修改并提交了该数据行,T1再次读取时会得到不同结果,因为它读到了T2提交后的新数据。
- 持久性(Durability):不受影响。持久性保证已提交的事务对数据的修改是永久性的,读已提交隔离级别不涉及持久性方面的改变。
-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
- 原子性(Atomicity):不受影响。原因同读已提交对原子性的影响,可重复读不改变事务原子性操作本身。
- 一致性(Consistency):可重复读通过锁定机制保证在事务执行期间,多次读取同一数据的结果是一致的,进一步增强了一致性。例如,在统计报表事务中,事务期间多次读取相关数据,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不会因为其他事务的修改而导致数据统计结果不一致。
- 隔离性(Isolation):解决了不可重复读问题,通过对读取的数据加锁,在事务结束前其他事务不能修改该数据,大大增强了隔离性。但可能存在幻读问题,比如事务T1按条件查询数据,之后事务T2插入了符合该条件的新数据行,T1再次按相同条件查询会得到不同结果(多了新插入的数据行)。
- 持久性(Durability):不受影响。同样,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不涉及持久性方面的改变。
2. 设置隔离级别保证数据一致性和隔离性示例
在MongoDB 4.0及以上版本支持多文档事务,默认隔离级别为“可重复读”。要设置隔离级别,可通过在事务开始时进行相关配置。
// 引入MongoDB驱动
const { MongoClient } = require('mongodb');
// 连接MongoDB
const uri = "mongodb://localhost:27017";
const client = new MongoClient(uri, { useNewUrlParser: true, useUnifiedTopology: true });
async function runTransaction() {
try {
await client.connect();
const session = client.startSession();
session.startTransaction({
// 设置隔离级别为读已提交(MongoDB默认是可重复读,这里只是示例设置读已提交)
readConcern: { level: 'local' },
writeConcern: { w: 'majority' }
});
try {
// 事务操作
const collection = session.getDatabase('test').collection('documents');
const result = await collection.insertOne({ data: 'example' }, { session });
await session.commitTransaction();
console.log('Transaction committed successfully!');
} catch (error) {
await session.abortTransaction();
console.log('Transaction aborted due to error:', error);
}
} finally {
await client.close();
}
}
runTransaction().catch(console.error);
在上述示例中,通过startTransaction
方法的readConcern
参数设置为{ level: 'local' }
来模拟设置读已提交隔离级别(注意MongoDB实际默认是可重复读且目前没有直接设置成标准读已提交语义的官方方式,这里只是模拟一种相对更弱隔离的情况)。通过这样的设置和事务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据不同隔离级别需求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隔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