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控制
name
属性:
- 定义在
Animal
基类中,Dog
子类继承自Animal
,在Python中(假设是Python语言场景,其他语言类似原理),如果name
属性没有特殊修饰(如Python中没有像Java的private
等严格私有修饰),在Dog
类的实例中可以直接访问self.name
。例如:
class 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makeSound(self):
print("Generic animal sound")
class Dog(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breed):
super().__init__(name)
self.breed = breed
def makeSound(self):
print("Woof!")
dog = Dog("Buddy", "Golden Retriever")
print(dog.name)
-
breed
属性:
- 定义在
Dog
子类中,只能在Dog
类及其子类的实例中访问。例如,在上述代码中,只有Dog
类的实例dog
可以通过self.breed
(在类方法中)或dog.breed
(在类外部)访问。其他非Dog
类(或其子类)的对象无法访问breed
属性。
-
makeSound
方法:
- 基类
Animal
定义了makeSound
方法,Dog
子类重写了该方法。在Dog
类的实例中,调用makeSound
方法时,会优先调用Dog
类中重写的版本。例如:
dog.makeSound()
- 这体现了动态绑定(多态的一种实现方式),运行时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这里是
Dog
)来决定调用哪个版本的makeSound
方法。
内存布局
name
属性:
- 当创建
Dog
类的实例时,由于继承,Dog
实例会包含Animal
类的所有实例属性。name
属性会在Dog
实例的内存空间中占据一部分,与Animal
类中定义name
属性时所需的内存大小一致。其内存布局上会紧跟在Dog
实例对象的头部(假设对象头部存储元数据等信息)之后(具体布局细节依赖于编程语言和运行时环境)。
breed
属性:
breed
属性是Dog
类特有的,在Dog
实例内存空间中,会在name
属性之后分配内存空间来存储breed
的值。其内存大小取决于breed
的数据类型(例如,如果是字符串,取决于字符串的长度等因素)。
makeSound
方法:
- 在Python中,方法是以函数对象的形式存储在类的属性字典中。基类
Animal
有一个makeSound
函数对象,Dog
类重写makeSound
后,Dog
类的属性字典中有自己的makeSound
函数对象。当创建Dog
实例时,并不直接在实例内存中存储方法的副本,而是通过类指针(在实例对象头部等位置)指向类的属性字典,从而找到对应的makeSound
方法。
多态表现
name
属性:
name
属性本身不直接体现多态。多态主要体现在行为(方法)上。但不同类型(Animal
及其子类)的对象都可能有name
属性,并且可以根据对象的类型来获取对应的name
值。例如:
animals = [Animal("Generic Animal"), Dog("Buddy", "Golden Retriever")]
for animal in animals:
print(animal.name)
breed
属性:
breed
属性也不直接体现多态,因为它是Dog
类特有的,不存在多种类型的不同实现。只有Dog
类及其子类的对象有breed
属性。
makeSound
方法:
- 这是多态的典型体现。通过基类
Animal
的引用(如上述animals
列表中的元素),在运行时会根据实际对象类型(Animal
或Dog
)调用对应的makeSound
方法。例如:
for animal in animals:
animal.makeSound()
- 这样,同样的代码(
animal.makeSound()
),根据animal
实际指向的对象类型(Animal
或Dog
),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输出不同的声音),实现了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