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一致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 复制延迟:副本集成员之间数据同步存在延迟。主节点写入数据后,从节点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复制。在延迟期间,如果读操作从从节点读取数据,可能获取到旧版本的数据,从而导致数据一致性问题。
- 网络分区:网络故障可能导致副本集成员之间的网络连接中断,形成网络分区。此时不同分区内的节点可能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在一个分区中的主节点继续接收写操作,而另一个分区中的从节点无法及时同步这些更新。
解决方案及优缺点
- 读偏好设置为primaryPreferred
- 优点:大部分读操作优先从主节点读取,保证读取到最新数据,有效减少一致性问题。只有当主节点不可用时,才从从节点读取数据,确保了系统的高可用性。
- 缺点:主节点负载增加,因为既要处理写操作,又要承担大部分读操作。可能影响写操作的性能,尤其在高并发读写场景下。
- 使用因果一致性读
- 优点:能保证读操作按照因果关系获取数据。例如,如果一个写操作之后立即进行读操作,能确保读到最新写入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数据一致性问题。
- 缺点:实现较为复杂,需要额外的逻辑来跟踪因果关系。可能对系统性能有一定影响,因为要维护和验证因果关系的相关信息。
- 设置读关注级别
- 优点: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设置读关注级别。例如,设置为“majority”,确保读操作能读取到大多数节点已确认的数据,提高数据一致性。
- 缺点:如果设置较高的读关注级别(如“majority”),可能会增加读操作的延迟,因为需要等待多数节点确认数据。并且在网络不稳定或节点故障情况下,可能导致读操作失败,影响系统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