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

星途 面试题库

面试题:JavaScript 中数组长度边界情况处理之删除元素场景

假设有一个 JavaScript 数组 `let arr = [1, 2, 3, 4, 5];`,现在要删除数组的第三个元素,描述数组长度如何变化以及可能会遇到的边界情况,同时编写代码实现删除操作,并验证数组长度的变化。
40.3万 热度难度
编程语言JavaScript

知识考点

AI 面试

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
  1. 数组长度变化:删除数组的第三个元素后,数组长度会减1。原本数组 arr 的长度为5,删除第三个元素后,长度变为4。
  2. 边界情况
    • 索引越界:如果尝试删除一个不存在的索引位置的元素,例如 arr.length 及以上的索引位置,会导致无效操作,因为数组索引从0开始,最大索引为 arr.length - 1
    • 空数组:如果数组为空,尝试删除元素是没有意义的,会导致错误。
  3. 代码实现
let arr = [1, 2, 3, 4, 5];
// 使用splice方法删除第三个元素,索引为2
arr.splice(2, 1);
// 验证数组长度变化
console.log(arr.length); 

这段代码使用 splice 方法删除了数组 arr 中索引为2(第三个元素)的元素,并通过 console.log 输出删除元素后数组的长度,以此验证数组长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