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网络分区对 Redis 事务一致性的影响
- 部分节点不可达:
- 若 Redis Cluster 中部分节点在网络分区时不可达,事务涉及这些节点的数据操作可能失败。例如,一个事务要在多个节点上进行键值对的修改,部分节点不可达,就无法完成全部操作,导致事务的原子性无法保证,从而破坏一致性。
- 已执行操作无法回滚。因为 Redis 事务是按照顺序执行命令,若前面的命令在可达节点上执行成功,而后续因节点不可达失败,已成功执行的操作不会自动回滚,造成数据状态不一致。
- 脑裂问题:
- 网络分区可能导致脑裂,即出现多个子集群。不同子集群可能各自处理事务,对同一数据进行不同的修改,导致数据不一致。例如,一个键值对在一个子集群中被修改为 A,在另一个子集群中被修改为 B,网络恢复后,就会出现数据冲突。
保证最终一致性的实现思路
- 日志记录与重同步:
- 记录操作日志:在每个 Redis 节点上记录事务操作日志,包括事务的开始、命令序列以及操作结果。即使网络分区发生,节点可以将事务操作记录下来。
- 网络恢复后重同步:当网络分区恢复后,各节点通过交换日志信息,对比彼此的操作记录。对于那些因网络分区未完成的事务,重新执行或补偿操作,以确保所有节点的数据最终达到一致。
- 异步复制与修复:
- 异步复制:Redis Cluster 本身支持异步复制。在事务执行时,主节点将事务操作异步复制给从节点。在网络分区期间,各子集群内的主从复制可能继续进行,但跨子集群的复制会中断。
- 修复机制:网络恢复后,通过检查从节点的复制偏移量等信息,确定哪些数据需要重新同步。主节点可以将缺失的事务操作重新发送给从节点,完成数据修复,最终使所有节点的数据达到一致。
保证强一致性的实现思路
- 两阶段提交(2PC)改进:
- 准备阶段:客户端发起事务请求,协调者(可以是 Redis Cluster 中的某个特殊节点或客户端自身承担协调角色)向所有涉及的节点发送准备命令。节点接收到准备命令后,检查自身状态和资源是否可以执行事务操作。如果可以,将操作记录到预写日志(WAL)中,但不实际执行,然后向协调者回复准备成功;否则回复准备失败。
- 提交阶段:如果协调者收到所有节点的准备成功回复,就向所有节点发送提交命令。节点收到提交命令后,从预写日志中读取操作并实际执行,完成事务。如果有任何一个节点准备失败,协调者向所有节点发送回滚命令,节点从预写日志中撤销之前的操作准备。在网络分区情况下,若部分节点不可达,协调者等待网络恢复或超时后重新发起 2PC 流程,确保所有节点要么都提交事务,要么都回滚事务,保证强一致性。
- 使用分布式锁:
- 获取锁:在执行 Redis 事务前,客户端首先尝试获取分布式锁。可以使用 Redis 自身的 SETNX(SET if Not eXists)命令等方式实现分布式锁。只有获取到锁的客户端才能执行事务。
- 事务执行与锁释放:获取锁成功的客户端执行事务操作。在事务执行过程中,即使发生网络分区,由于只有持有锁的客户端能操作,其他客户端无法同时修改数据。当事务执行完成或因网络问题等导致事务失败,客户端释放分布式锁。这样可以避免不同客户端在网络分区期间对同一数据进行冲突操作,保证强一致性。但这种方式可能会因锁的争用导致性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