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安全风险
- 令牌泄露风险:
- 刷新令牌如果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加密,可能被中间人截取。例如,在未加密的网络环境(如公共WiFi)下传输,攻击者可通过抓包获取令牌。
- 存储刷新令牌的服务器如果遭受攻击,数据库泄露可能导致大量刷新令牌被窃取。
- 重放攻击风险:
- 攻击者获取刷新令牌后,可利用它进行重放攻击,不断向服务器请求新的访问令牌,而服务器无法区分正常请求和重放请求,导致非法获取访问权限。
- 过期时间管理风险:
- 刷新令牌如果设置过长的有效期,一旦泄露,攻击者可在较长时间内利用它获取访问令牌,增加了系统被攻击的窗口期。
- 若刷新令牌有效期过短,用户可能频繁需要重新进行授权操作,影响用户体验,同时也可能导致恶意攻击者利用短有效期进行频繁请求,造成服务资源消耗。
- 令牌绑定风险:
- 如果刷新令牌没有与特定的用户设备、IP地址等信息绑定,攻击者获取令牌后可在任意设备上使用,扩大了攻击范围。
保障措施
- 安全传输与存储:
- 传输加密:在传输刷新令牌时,使用HTTPS协议,通过SSL/TLS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防止中间人窃取。
- 安全存储:服务器端存储刷新令牌时,对令牌进行加密存储,例如使用强加密算法(如AES)对令牌加密后存储在数据库中,防止数据库泄露导致令牌直接暴露。
- 防止重放攻击:
- 使用一次性令牌:服务器端为每次刷新令牌请求生成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类似一次性密码),刷新后该标识符失效,下次请求必须携带新的标识符,这样可防止重放攻击。
- 时间戳验证:在刷新令牌请求中添加时间戳,服务器验证时间戳是否在合理范围内,防止攻击者使用旧的请求进行重放。例如,设置时间窗口为5分钟,超过此时间的请求视为无效。
- 合理设置过期时间:
- 适中有效期:根据业务场景和安全需求,设置合理的刷新令牌有效期。例如,对于一般应用,设置有效期为7 - 14天,既能保证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无需频繁重新授权,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令牌泄露后的风险。
- 自动更新机制:在临近刷新令牌有效期时,自动为用户更新令牌,减少用户感知,同时降低因令牌过期带来的安全风险。
- 令牌绑定:
- 设备绑定:将刷新令牌与用户首次获取令牌的设备信息(如设备指纹)绑定,后续使用时验证设备信息是否匹配,不匹配则拒绝请求。
- IP地址绑定:可以选择将刷新令牌与首次请求的IP地址进行绑定,后续请求的IP地址与绑定的IP不一致时,要求用户重新进行身份验证。但这种方式可能不太适用于动态IP的场景,需要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