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IO多路复用工作原理
- 核心概念:通过一个进程管理多个文件描述符(fd),可以监视这些fd上的IO事件。
- 实现方式:
- select:内核提供一个fd集合,select函数会遍历这个集合,检查每个fd是否有事件发生。如果有事件发生,就返回相应的fd集合,应用程序再对这些fd进行操作。但它有fd数量限制(通常是1024),且每次调用都需要将fd集合从用户态拷贝到内核态。
- poll:与select类似,但它没有fd数量限制,通过链表结构管理fd。同样每次调用需要将fd集合从用户态拷贝到内核态。
- epoll:在内核中维护一个红黑树结构来管理fd,并且使用事件驱动机制。当有事件发生时,内核会将事件添加到就绪链表中,应用程序通过epoll_wait函数获取这些就绪的事件,无需每次遍历所有fd,也减少了用户态和内核态的数据拷贝。
多线程模型工作原理
- 核心概念:每个连接由一个独立的线程来处理。当有新连接到来时,服务器创建一个新线程,该线程负责与客户端进行数据的读写等交互操作。
- 实现方式:主线程负责监听新连接,一旦监听到新连接,就创建一个新的线程,并将该连接的socket传递给新线程。新线程在其独立的执行环境中,通过系统调用(如read、write)来处理该连接的IO操作。
IO多路复用在处理并发连接时的优势与劣势
- 优势:
- 资源消耗少:单个进程可以处理大量连接,不需要为每个连接创建单独的线程或进程,减少了内存开销。适用于高并发场景,因为系统的线程和进程数量有限,过多会导致上下文切换开销增大,而IO多路复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 响应快:能够及时响应多个连接的事件,因为它采用事件驱动机制,只有当有事件发生时才会处理。
- 劣势:
- 编程复杂:代码逻辑相对复杂,需要处理事件的注册、监听和分发等操作,尤其是在处理复杂业务逻辑时,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较差。
- 不适用于CPU密集型任务:如果业务逻辑中包含大量的CPU计算任务,IO多路复用的优势将不明显,因为它主要优化的是IO等待时间,而不是CPU计算时间。
多线程模型在处理并发连接时的优势与劣势
- 优势:
- 编程简单:每个连接由独立线程处理,逻辑相对清晰,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较好,对于简单业务场景开发效率高。
- 适合CPU密集型任务:每个线程可以充分利用CPU资源进行计算,如果业务中有大量的CPU计算需求,多线程模型可以通过并行计算提高整体效率。
- 劣势:
- 资源消耗大:每个连接对应一个线程,线程本身需要占用一定的内存空间(如栈空间),当并发连接数较多时,内存开销巨大。同时,过多线程会导致频繁的上下文切换,降低系统性能。
- 线程同步问题:多个线程访问共享资源时,需要进行同步操作(如使用锁机制),这可能会引入死锁等问题,增加编程难度和调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