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锁细化策略
- 策略描述:将大的锁分解为多个小的锁,每个锁保护独立的一部分共享资源。例如在一个包含用户信息、订单信息等多种数据的应用中,分别为用户信息和订单信息设置单独的锁,而不是使用一个大锁来保护所有数据。这样不同线程在访问不同部分的共享资源时可以并行操作,提高并发度。
- 风险和挑战:
- 死锁风险增加:因为锁的数量增多,不同线程获取锁的顺序如果不一致,就容易产生死锁。例如线程A获取了用户信息锁,准备获取订单信息锁,而线程B获取了订单信息锁,准备获取用户信息锁,就会陷入死锁。
- 管理成本上升:需要管理多个锁,代码复杂度增加,对锁的维护和调试变得更加困难。
锁粗化策略
- 策略描述:如果一系列的连续操作都对同一个共享资源进行访问,并且中间不需要释放锁,那么可以将这些操作的锁范围扩大,合并为一个锁操作。例如在一个循环中多次对共享资源进行读操作,原本每次循环都加锁解锁,现在可以在循环开始前加锁,循环结束后解锁。
- 风险和挑战:
- 并发度降低:锁的持有时间变长,其他线程等待锁的时间增加,可能会降低整体的并发性能,尤其是在高并发场景下,其他线程被阻塞的概率增大。
- 性能瓶颈:如果锁保护的代码块执行时间较长,会导致锁长时间被占用,成为系统性能瓶颈。
读写锁策略
- 策略描述:使用读写锁,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进行读操作,但只允许一个线程进行写操作。当有线程进行写操作时,其他读线程和写线程都被阻塞。例如在一个数据库缓存应用中,大量线程可能只是读取缓存数据,只有少量线程会更新缓存数据,这时读写锁可以提高并发性能。读操作时多个线程可以并行读取,写操作时则独占锁以保证数据一致性。
- 风险和挑战:
- 写操作饥饿:如果读操作非常频繁,写操作可能会长时间得不到执行机会,导致写操作线程饥饿。
- 数据一致性维护复杂:在读多写少的情况下,写操作完成后需要确保所有读线程能获取到最新的数据,这可能需要额外的机制来通知读线程数据已更新,增加了实现的复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