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

星途 面试题库

面试题:微服务架构下RPC技术的原理及常见框架

请阐述在微服务架构中,RPC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列举至少两种常见的RPC框架,简要说明它们各自的特点。
36.7万 热度难度
后端开发微服务架构

知识考点

AI 面试

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

RPC技术基本原理

  1. 原理概述: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允许程序像调用本地函数一样调用远程服务器上的函数,无需关心底层网络细节。
  2. 核心步骤
    • 客户端调用:客户端以本地函数调用的方式发起请求,将参数打包成特定格式(如JSON、Protocol Buffers等)。
    • 消息传输:通过网络(如TCP、UDP)将请求消息发送到服务端。
    • 服务端接收:服务端接收请求消息,解包参数,并找到对应的服务方法进行调用。
    • 执行并返回:服务端执行方法,将结果打包,通过网络返回给客户端。
    • 客户端接收:客户端接收返回结果并解包,以本地函数调用返回值的形式呈现给调用者。

常见RPC框架及特点

  1. Dubbo
    • 多协议支持: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如Dubbo协议、HTTP协议等,可根据不同场景选择合适协议。
    • 丰富的功能:具备服务治理功能,如负载均衡、容错机制、服务降级等,便于大规模微服务管理。
    • 扩展性强:提供了丰富的SPI扩展点,方便开发者根据需求定制功能。
  2. gRPC
    • 基于HTTP/2:利用HTTP/2的多路复用、二进制帧等特性,提高传输效率和性能。
    • 强类型:使用Protocol Buffers作为数据序列化格式,定义清晰的接口和消息结构,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 跨语言支持:支持多种编程语言,便于不同语言开发的微服务之间进行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