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HTTPS在物联网安全应用场景下加密技术原理
对称加密原理
对称加密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在物联网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时,对称加密算法(如AES)会将明文按照一定的规则(如分组)与密钥进行运算,生成密文。接收方使用同样的密钥对密文进行逆向运算,还原出明文。其优点是加密和解密速度快,适合大量数据传输。但缺点是密钥管理困难,因为双方需要共享相同的密钥,如果密钥泄露,数据就会被轻易破解。
非对称加密原理
非对称加密使用一对密钥,即公钥和私钥。公钥可以公开,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而私钥则由接收方妥善保管,只有私钥才能对使用相应公钥加密的数据进行解密。例如在物联网场景中,设备A向设备B发送数据,设备A会使用设备B的公钥对数据加密,设备B接收到密文后,用自己的私钥解密。非对称加密解决了密钥分发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但加密和解密速度相对较慢。
两者协同工作方式
- 握手阶段:客户端(如物联网设备)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服务器将自己的公钥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生成一个随机对称密钥(会话密钥),使用服务器的公钥对该对称密钥进行加密,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得到对称密钥。
- 数据传输阶段:之后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客户端和服务器使用这个对称密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通过这种方式,结合了对称加密的高效性和非对称加密在密钥分发上的安全性,保障了物联网环境下数据传输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