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

星途 面试题库

面试题:Redis分布式锁在保障MySQL数据操作安全性场景下的实现原理

在《Redis分布式锁保障MySQL数据操作的安全性》场景中,请阐述Redis分布式锁的基本实现原理,以及如何通过Redis命令来完成锁的获取与释放操作,同时说明可能出现的锁竞争问题及简单的解决办法。
37.6万 热度难度
数据库Redis

知识考点

AI 面试

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

Redis分布式锁基本实现原理

  1. 唯一性标识:利用Redis的单线程特性和原子操作,在多个进程或服务器尝试获取锁时,通过设置一个唯一的键值对来表示锁的状态。只有成功设置键值对的进程获得锁,其他进程获取锁失败。
  2. 锁超时机制:为防止持有锁的进程出现异常而导致锁无法释放,通常会给锁设置一个过期时间,确保在一定时间后锁自动释放。

通过Redis命令完成锁的获取与释放操作

  1. 获取锁
    • 使用 SETNX 命令(SET if Not eXists),它是原子操作。例如在Redis中执行 SETNX lock_key unique_value,如果 lock_key 不存在,就会设置 lock_keyunique_value 并返回1,表示获取锁成功;如果 lock_key 已经存在,返回0,表示获取锁失败。
    • 为了设置锁的过期时间,结合 SETNXEXPIRE 命令可能会有竞态条件(在 SETNX 成功后,EXPIRE 还未执行时进程崩溃)。所以现在推荐使用 SET 命令的扩展参数,如 SET lock_key unique_value EX 30 NXEX 30 表示设置过期时间为30秒,NX 表示只有当 lock_key 不存在时才设置,这样一个命令就完成了锁的设置和过期时间设定。
  2. 释放锁
    • 首先要验证锁的标识 unique_value 是否是当前进程设置的,防止误释放其他进程的锁。可以使用Lua脚本来确保释放锁操作的原子性。例如:
if redis.call("GET",KEYS[1]) == ARGV[1] then
    return redis.call("DEL",KEYS[1])
else
    return 0
end
  • 在Redis客户端中使用 EVAL 命令执行这个Lua脚本,如 EVAL "if redis.call('GET',KEYS[1]) == ARGV[1] then return redis.call('DEL',KEYS[1]) else return 0 end" 1 lock_key unique_value,其中 1 表示后面有1个键参数,即 lock_keyunique_value 是当前进程设置锁时的唯一值。

可能出现的锁竞争问题及简单解决办法

  1. 问题
    • 锁超时问题:如果业务执行时间超过了锁的过期时间,可能导致其他进程提前获取锁,出现数据不一致。
    • 惊群效应:当一个锁释放时,大量等待获取锁的进程同时尝试获取锁,可能会导致Redis服务器瞬间压力增大,性能下降。
  2. 解决办法
    • 锁超时问题
      • 延长锁的过期时间:在业务执行时间可预估的情况下,适当延长锁的过期时间。
      • 自动续期:使用Redisson等框架实现自动续期功能,在持有锁的进程快要过期时,自动延长锁的过期时间,确保业务执行完成。
    • 惊群效应
      • 使用带时间的重试机制:获取锁失败的进程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重试,避免同时重试。
      • 使用发布订阅机制:在锁释放时,通过Redis的发布订阅功能,只通知一个等待的进程去获取锁,减少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