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设计原理
- 多进程用于数据库连接管理:
- 每个数据库连接由一个单独的进程负责。例如,在跨库转账操作中,涉及到源库和目标库,就可以分别由两个进程来管理与源库和目标库的连接。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同数据库连接进程之间相互隔离,一个连接进程出现问题(如崩溃)不会影响其他连接进程,保证了数据库连接的稳定性。
- 进程之间通过进程间通信(如管道、消息队列等)来传递事务相关的数据和指令。比如,在转账事务中,源库连接进程将转账的金额等信息通过消息队列传递给目标库连接进程。
- 多线程用于事务内部操作:
- 在每个数据库连接进程内部,使用多线程来处理具体的事务操作。例如,在执行转账事务时,一个线程负责从源库账户扣除金额,另一个线程负责在目标库账户增加金额。这样可以利用多线程的并发特性,提高单个事务的处理效率。
- 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如数据库连接句柄等,这使得在同一数据库连接内的不同操作可以高效协同。
资源分配策略
- 数据库连接资源:
- 每个数据库对应一个专门的进程来管理连接,这些进程在系统启动时预先创建并分配固定数量的数据库连接资源。例如,对于一个繁忙的业务系统,可以为每个数据库预先分配10 - 20个连接,以满足高并发的事务请求。
- 当有事务请求时,相应的数据库连接进程从其连接池中分配一个连接给处理该事务的线程使用,事务完成后连接返回连接池。
- 内存资源:
- 进程间通信(如消息队列)所需的内存资源由操作系统统一管理。每个进程内部,线程共享进程的堆内存,用于存储事务处理过程中的临时数据,如事务中间结果等。为了避免内存泄漏和过度使用,需要对每个进程的堆内存使用进行监控,例如设定一个最大内存使用阈值,当达到阈值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清理临时数据、调整线程数量等)。
- CPU资源:
- 操作系统的调度器负责分配CPU时间片给各个进程和线程。对于数据库连接进程,由于其处理的是关键的数据库交互操作,可适当提高其优先级,以保证事务处理的及时性。在进程内部,线程之间根据事务操作的优先级进行调度,例如涉及到核心业务逻辑的线程(如扣除和增加金额的线程)优先级高于一些辅助操作(如记录日志的线程)。
处理死锁问题
- 死锁检测算法:
- 可以采用资源分配图算法(如死锁检测算法中的银行家算法的变体)。在多进程多线程环境下,构建一个资源分配图,图中的节点表示进程或线程,边表示资源的请求和分配关系。定期(例如每隔100毫秒)对该图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存在环,如果存在环,则说明可能发生了死锁。
- 例如,在转账事务中,如果线程A持有源库连接资源并请求目标库连接资源,而线程B持有目标库连接资源并请求源库连接资源,这就形成了一个潜在的死锁环。通过死锁检测算法可以发现这种情况。
- 死锁恢复策略:
- 一旦检测到死锁,选择一个代价最小的事务(例如执行时间最短、涉及数据量最少等)进行回滚。例如,在转账事务中,如果发现死锁,回滚较新发起的转账事务,释放其占用的资源,以打破死锁。同时,通知相关的业务逻辑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向用户提示操作失败并说明原因)。
处理资源竞争问题
- 锁机制:
- 进程间:使用互斥锁(如文件锁等)来保护共享资源。例如,如果多个数据库连接进程需要访问一些共享的配置文件(用于获取数据库连接信息等),就可以使用文件锁来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进程能够读取或修改该文件,避免数据不一致。
- 线程间:在进程内部,对于共享的数据库连接资源和其他关键数据结构,使用互斥锁或读写锁。例如,在同一数据库连接进程内,多个线程可能同时需要操作数据库连接句柄,此时使用互斥锁来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能够对连接句柄进行操作,防止资源竞争导致的数据库操作错误。
- 资源预分配:
- 在事务开始之前,预先分配好所需的所有资源。例如,在转账事务开始时,就同时获取源库和目标库的连接资源以及其他可能需要的资源(如日志文件的写入权限等),这样可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资源竞争。同时,在资源预分配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些资源不可用,则直接拒绝该事务,避免事务执行一半因资源不足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