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

星途 面试题库

面试题:进程管理之中等难度:常见进程调度算法及系统吞吐量关系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并阐述它们是如何影响系统吞吐量的。同时说明在什么样的应用场景下,哪种算法更有可能实现系统吞吐量的最大化。
17.3万 热度难度
操作系统进程管理

知识考点

AI 面试

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

1. 先来先服务(FCFS, First - Come, First - Served)算法

  • 调度方式:按照进程到达的先后顺序进行调度,先到达的进程先执行。
  • 对系统吞吐量的影响:如果短进程先到达,长进程后到达,长进程会阻塞后面短进程的执行,导致整体吞吐量降低。因为长进程执行时间长,在其执行期间其他进程只能等待,资源利用率不高。
  • 适用场景:适用于I/O 密集型作业为主的系统,因为这类作业等待I/O 操作时间长,处理时间相对较短,FCFS 算法可以让它们快速依次得到处理,提高系统吞吐量。

2. 短作业优先(SJF, Shortest Job First)算法

  • 调度方式:从就绪队列中选择预计执行时间最短的进程投入执行。
  • 对系统吞吐量的影响:能有效减少进程的平均等待时间,提高系统吞吐量。因为它优先处理短作业,使得短作业能快速完成,释放资源给其他作业。但如果不断有短作业进入系统,长作业可能会饥饿。
  • 适用场景:适用于作业执行时间可预估且短作业较多的场景,如批处理系统,大量短任务可以快速执行完毕,提升整体吞吐量。

3. 时间片轮转(RR, Round - Robin)算法

  • 调度方式:将所有就绪进程按先来先服务的原则排成一个队列,每次调度时系统为当前运行进程分配一个时间片,时间片用完后,该进程回到就绪队列末尾,等待下一轮调度。
  • 对系统吞吐量的影响:它能保证每个进程都能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执行机会,响应性较好。但如果时间片设置过小,进程上下文切换频繁,会增加系统开销,降低吞吐量;时间片设置过大,又会退化为FCFS 算法,对短进程不利。
  • 适用场景:适用于分时系统和交互式系统,能保证每个用户进程都能及时得到响应,虽然吞吐量可能不是最高,但能平衡系统的响应性和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