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存资源管理
- 动态分配:使用标准库函数如
malloc
、calloc
、realloc
分配内存。在分配内存后,立即检查返回值是否为NULL
,以确保分配成功。例如:
void* ptr = malloc(size);
if (ptr == NULL) {
// 处理内存分配失败情况,如记录日志并返回错误
return -1;
}
- **生命周期管理**:将动态分配的内存指针存储在结构体或全局变量中,以便线程能够在需要时访问和释放它们。对于复杂的数据结构,可使用链表或数组来管理多个内存指针。
- **释放内存**:在线程结束时,必须释放所有已分配的内存。如果使用了`malloc`,则使用`free`释放;如果使用`calloc`,同样使用`free`;对于`realloc`,释放时也使用`free`。例如:
free(ptr);
- 文件描述符管理
- 打开文件描述符:使用
open
函数打开文件,获取文件描述符。同样要检查返回值是否为 -1 以判断打开是否成功。例如:
int fd = open("file.txt", O_RDONLY);
if (fd == -1) {
// 处理文件打开失败情况,如记录日志并返回错误
return -1;
}
- **保存文件描述符**:将文件描述符存储在结构体或全局变量中,以便线程在需要时能够访问。
- **关闭文件描述符**:在线程结束时,使用`close`函数关闭文件描述符,确保资源被正确释放。例如:
close(fd);
- 线程销毁阶段注意事项
- 资源清理顺序:先关闭所有打开的文件描述符,再释放动态分配的内存。这是因为文件操作可能依赖于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如果先释放内存可能导致文件操作出错。
- 异常处理:在资源释放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错误,例如
free
空指针或者close
无效文件描述符。需要在代码中添加适当的错误处理逻辑,比如记录日志,确保即使出现错误也不会导致程序崩溃或资源泄漏。
- 线程安全:如果线程池中的多个线程共享某些资源(如全局的内存管理链表或文件描述符集合),在释放资源时需要使用互斥锁(
pthread_mutex_t
)等同步机制,以避免竞态条件导致的数据损坏或资源泄漏。例如: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 释放内存或关闭文件描述符操作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 **资源回收钩子函数**:可以为线程注册清理函数(使用`pthread_cleanup_push`和`pthread_cleanup_pop`),在线程被取消时自动调用这些函数来清理资源,确保无论线程如何结束(正常结束、被取消等),资源都能被正确释放。例如:
void cleanup_handler(void* arg) {
// 释放内存和关闭文件描述符等操作
free(arg);
}
pthread_cleanup_push(cleanup_handler, ptr);
// 线程执行的代码
pthread_cleanup_po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