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技术手段
- 分布式锁:
- 原理:利用分布式锁服务(如Redis、Zookeeper),在Saga实例执行关键操作前获取锁,操作完成后释放锁。只有获取到锁的Saga实例才能执行对共享数据的操作,从而避免并发冲突。
- 示例:以Redis为例,使用SETNX(SET if Not eXists)命令获取锁,若返回1表示获取成功,可执行操作;返回0则获取失败,需等待重试。操作完成后使用DEL命令释放锁。
- 数据库事务:
- 原理:将Saga实例中的相关操作封装在数据库事务中,利用数据库自身的事务机制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数据库会对并发事务进行调度和隔离,确保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 示例: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中,使用BEGIN、COMMIT和ROLLBACK语句来管理事务。例如,在Saga实例开始执行操作前,开启事务(BEGIN),在所有操作执行成功后提交事务(COMMIT),若中间出现异常则回滚事务(ROLLBACK)。
- 消息队列:
- 原理:将Saga实例的操作请求发送到消息队列中,消息队列按顺序处理消息,从而保证对共享数据的操作顺序执行,避免并发冲突。每个Saga实例的操作作为一条消息进入队列,队列依次消费这些消息。
- 示例:使用Kafka、RabbitMQ等消息队列。生产者将Saga操作请求封装成消息发送到指定队列,消费者从队列中按顺序取出消息并执行相应操作。
设计思路
- 资源划分与隔离:
- 原理:对系统中的资源进行合理划分,不同的Saga实例操作不同的资源子集,减少并发操作同一资源的可能性。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控制的复杂度。
- 示例:根据业务模块或数据类型对资源进行划分。例如,在一个电商系统中,将订单相关资源和库存相关资源分开,负责订单处理的Saga实例和负责库存更新的Saga实例操作不同的资源,减少并发冲突。
- 版本控制:
- 原理:为共享数据添加版本号,每次Saga实例对数据进行修改时,检查版本号是否匹配。若匹配则更新数据并递增版本号;若不匹配则说明数据已被其他Saga实例修改,需重新获取数据并再次尝试操作。
- 示例:在数据库表中添加一个版本号字段(如version),Saga实例在读取数据时获取版本号,在更新数据的SQL语句中加入版本号的条件判断,如
UPDATE table_name SET column1 = value1, version = version + 1 WHERE id =? AND version =?
。
- 乐观并发控制与重试机制:
- 原理:Saga实例在执行操作时,假设不会发生并发冲突,直接执行操作。若在提交操作时发现数据已被其他Saga实例修改,则回滚操作并进行重试。通过多次重试,直到操作成功。
- 示例:在代码实现中,使用try - catch块捕获并发冲突异常(如数据库更新失败异常),在catch块中进行重试逻辑。可以设置最大重试次数和重试间隔时间,避免无限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