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

星途 面试题库

面试题:网络编程中,高并发场景下IO多路复用技术有哪些常见实现方式及它们的特点

在后端开发的网络编程里,高并发场景下IO多路复用技术是优化性能的关键。请列举常见的IO多路复用实现方式,如select、poll、epoll,并阐述它们各自的特点,包括但不限于支持的文件描述符数量、事件通知机制、性能表现等方面。
11.4万 热度难度
后端开发网络编程

知识考点

AI 面试

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

select

  1. 支持文件描述符数量:通常有数量限制,如在Linux系统中默认是1024个文件描述符。应用程序需要手动修改系统参数才能支持更多。
  2. 事件通知机制:采用轮询方式。当调用select函数后,内核会遍历所有注册的文件描述符,检查是否有事件发生。如果有事件发生,select函数返回,应用程序需要再次遍历这些文件描述符,找出具体哪些文件描述符上有事件发生。
  3. 性能表现:随着文件描述符数量的增加,轮询的开销会显著增大,性能会急剧下降。因为每次调用select都需要在内核态和用户态之间进行数据拷贝,并且要遍历所有文件描述符。适用于连接数较少且活动连接较多的场景。

poll

  1. 支持文件描述符数量:理论上没有限制(仅受限于系统资源,如内存等),相比select在文件描述符数量上有了很大提升。
  2. 事件通知机制:同样采用轮询方式。poll函数与select类似,也是由应用程序通过轮询检查哪些文件描述符上有事件发生。不同的是,poll使用链表来存储文件描述符集合,而select使用数组,这使得poll在处理大量文件描述符时相对灵活一些。
  3. 性能表现:与select类似,随着文件描述符数量增多,轮询开销增大,性能下降。每次调用也需要在内核态和用户态之间进行数据拷贝。虽然在文件描述符数量支持上有所改进,但在高并发场景下性能仍然不理想。

epoll

  1. 支持文件描述符数量:理论上也没有限制(仅受限于系统资源),非常适合处理大量并发连接。
  2. 事件通知机制:采用回调机制。epoll通过epoll_ctl函数将文件描述符添加到内核的一个事件表中,当有事件发生时,内核会将事件添加到一个就绪链表中。应用程序调用epoll_wait函数时,直接从就绪链表中获取就绪的文件描述符,无需像select和poll那样轮询所有文件描述符。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效率。
  3. 性能表现:在高并发场景下性能卓越。epoll使用mmap函数,将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的内存映射到一起,减少了数据拷贝的开销。同时,由于其基于回调的事件通知机制,只有当有事件发生时才会处理,避免了轮询的开销。因此,epoll非常适合处理大量并发连接且活动连接较少的场景,如网络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