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1. 使用配置文件存储常量并读取的一般步骤
使用.ini文件
- 创建.ini文件:
例如创建
config.ini
文件,内容如下:[constants] PI = 3.14159 MAX_CONNECTIONS = 100
- 在Python中读取.ini文件:
import configparser config = configparser.ConfigParser() config.read('config.ini') pi = float(config.get('constants', 'PI')) max_connections = int(config.get('constants', 'MAX_CONNECTIONS'))
使用.yaml文件
- 创建.yaml文件:
例如创建
config.yaml
文件,内容如下:constants: PI: 3.14159 MAX_CONNECTIONS: 100
- 在Python中读取.yaml文件:
首先需要安装
PyYAML
库,使用pip install PyYAML
。import yaml with open('config.yaml', 'r') as file: config = yaml.safe_load(file) pi = config['constants']['PI'] max_connections = config['constants']['MAX_CONNECTIONS']
2. 相较于直接在代码中定义常量的优势
- 可维护性:
- 当常量需要修改时,直接在代码中定义常量需要在代码中查找并修改相应的值,可能涉及多个文件和函数,容易出错。而使用配置文件,只需在配置文件中修改对应常量的值,无需修改代码逻辑,降低了维护成本。
- 灵活性:
- 在不同的环境(开发、测试、生产)中,常量的值可能需要调整。通过配置文件,可以轻松地为不同环境创建不同的配置文件,而不需要修改代码。例如,开发环境中数据库连接数可能设置较小以便调试,生产环境中则设置较大的值以满足性能需求。
- 非编程人员可操作:
- 配置文件的格式相对简单,对于非编程人员(如运维人员)也容易理解和修改。这使得在不影响代码逻辑的情况下,非技术人员也能对常量进行管理。
- 版本控制友好:
- 配置文件可以与代码一起进行版本控制,但又可以独立于代码进行修改。例如,当常量需要临时调整时,无需进行复杂的代码版本发布流程,只需更新配置文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