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

星途 面试题库

面试题:MariaDB Aria存储引擎底层架构与故障恢复机制

深入剖析MariaDB Aria存储引擎的底层架构设计,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件组织、索引结构等方面。同时,阐述该存储引擎在面对系统崩溃、磁盘故障等异常情况时,是如何实现故障恢复以确保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
26.4万 热度难度
数据库MariaDB

知识考点

AI 面试

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

1. MariaDB Aria 存储引擎底层架构设计

1.1 数据文件组织

  • 数据页结构:Aria 存储引擎的数据以页(page)为单位进行管理。数据页通常包含了多条记录,每个数据页有一个固定的头部,用于记录页的类型、页号、记录数量等元数据信息。
  • 行格式:支持多种行格式,如紧凑行格式(Compact)和动态行格式(Dynamic)。在紧凑行格式中,记录头包含了关于记录的元数据,如记录是否删除、是否是主键等信息。数据部分按列依次存储,变长字段会先存储长度信息,再存储实际数据。
  • 表空间:Aria 存储引擎使用独立表空间(.MYD 文件)来存储数据。每个表的数据存储在对应的.MYD 文件中,这种设计使得不同表的数据可以独立管理,有利于数据的维护和备份。

1.2 索引结构

  • B - Tree 索引:Aria 存储引擎主要使用 B - Tree 索引结构。B - Tree 索引将数据按照索引键值有序存储,每个节点包含了多个键值和指向子节点的指针。叶子节点存储了实际的数据行指针或者数据(如果是聚簇索引)。这种结构使得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都能在对数时间内完成。
  • 辅助索引:辅助索引与聚簇索引类似,但叶子节点存储的是指向聚簇索引中对应记录的指针。通过辅助索引查询数据时,首先在辅助索引中找到对应的指针,然后再通过指针在聚簇索引中获取实际数据。

2. 故障恢复机制

2.1 系统崩溃恢复

  • 日志记录:Aria 存储引擎使用重做日志(Redo Log)来记录对数据的修改操作。重做日志按顺序记录了每个修改操作的详细信息,包括操作类型、涉及的数据页、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值等。
  • 检查点(Checkpoint):定期在重做日志中设置检查点。检查点记录了系统在某一时刻已将哪些数据页的修改持久化到磁盘。当系统崩溃后恢复时,从检查点开始重放重做日志,只需要重放检查点之后的日志记录,因为检查点之前的数据已经确保是持久化到磁盘且一致的。
  • 回滚未完成事务:在恢复过程中,还会检查事务状态。对于未完成的事务,会根据日志记录进行回滚操作,撤销这些事务对数据的修改,以确保数据一致性。

2.2 磁盘故障恢复

  • 备份与恢复:Aria 存储引擎支持数据备份,管理员可以定期对.MYD 和.MYI(索引文件)文件进行备份。当磁盘故障发生时,可以使用最近的备份文件进行恢复。
  • 冗余存储:一些高级的存储系统可能会采用 RAID 等冗余存储技术,Aria 存储引擎可以利用这些底层存储的冗余机制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如果某个磁盘出现故障,RAID 系统可以通过其他磁盘上的冗余数据重建损坏的数据,从而保证 Aria 存储引擎能够正常访问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