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通信机制
- 协调器与分片通信:在MongoDB跨分片事务中,有一个事务协调器(通常是mongos实例)负责管理整个事务。当事务开始时,协调器向涉及的各个分片发送事务开始的指令。如果其中一个分片出现硬件故障导致操作失败,协调器会向其他正常的分片发送回滚指令。这种通信是基于MongoDB内部的分布式通信协议,通过网络连接来传输这些指令。
- 分片间通信:虽然MongoDB跨分片事务中分片之间不会直接发起关于事务回滚的通信,但它们都与协调器保持联系。协调器作为中心枢纽,确保各个分片能接收到正确的回滚命令,间接实现了分片间在回滚操作上的协同。
状态跟踪机制
- 事务状态记录:每个分片在执行事务操作时,会记录事务的状态。这包括事务是否开始、正在进行中的操作、操作结果等。在内存中,分片维护着事务相关的元数据,记录哪些文档正在被该事务修改。此外,MongoDB使用预写式日志(WAL)来持久化事务操作记录,日志中包含事务的开始、操作步骤和提交/回滚标记等信息。
- 协调器状态跟踪:协调器维护着整个事务的状态,跟踪每个分片上事务操作的进展。它知道哪些分片已经成功执行了部分操作,哪些分片操作失败。通过与分片之间的心跳机制和操作反馈,协调器能够实时掌握事务在各个分片上的状态。
恢复机制
- 基于WAL的回滚:当分片接收到协调器的回滚指令后,会依据WAL中的记录进行回滚。WAL中的操作记录是按顺序写入的,分片从WAL中逆向读取操作记录,将已修改的数据恢复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例如,如果事务中对某个文档进行了更新操作,回滚时就根据WAL记录中的原始数据版本,将文档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 元数据恢复:除了数据回滚,分片还需要恢复事务相关的元数据。例如,清除已标记为正在被该事务修改的文档标记,确保后续操作不会受到已回滚事务的影响。同时,协调器也会更新其维护的事务状态,将事务标记为已回滚,清理相关的事务元数据,使得整个系统恢复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保证数据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