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更新操作流程
- 客户端发起更新请求:客户端向副本集中的任意一个节点(通常是主节点Primary)发送更新操作指令。
- 主节点处理更新:主节点接收并验证更新请求,若请求合法,主节点会在本地执行更新操作,同时将该更新操作记录到其操作日志(oplog)中。oplog 是一个特殊的固定集合(capped collection),它以时间顺序记录了主节点上的所有写操作。
- 从节点同步更新:从节点(Secondary)通过复制机制定期轮询主节点的 oplog。当从节点发现主节点的 oplog 中有新的更新记录时,从节点会从主节点拉取这些新的操作日志,并在本地应用这些更新,使自身数据与主节点保持一致。
确保高可用性的关键机制和原理
- 自动故障转移:副本集中内置了一个仲裁节点(Arbiter),它不存储数据,只参与选举过程。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时,仲裁节点与其他从节点一起通过选举算法(如 Raft 算法的变种)来选出一个新的主节点。选举过程中,节点会根据数据的完整性、日志的同步情况等因素来投票,选出最合适的节点作为新的主节点。一旦新主节点选举产生,客户端可以继续向新主节点发送更新请求,保证服务的连续性。
- 数据冗余:从节点会复制主节点的数据,这就形成了数据的多份拷贝。即使主节点出现故障,从节点上的数据依然可用,并且可以快速晋升为主节点继续提供服务。这种数据冗余机制保证了数据不会因为单个节点的故障而丢失,提高了系统的容错能力。
- 心跳检测:副本集中的节点之间通过心跳机制相互监测对方的状态。每个节点会定期向其他节点发送心跳消息,若某个节点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其他节点的心跳响应,则认为该节点可能发生故障。心跳检测机制能够及时发现节点故障,为自动故障转移提供基础,确保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并处理节点故障,维持更新操作的高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