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

星途 面试题库

面试题:分布式系统中数据分片在分布式缓存应用的基本策略

请阐述在分布式缓存中,常见的数据分片策略有哪些,并说明每种策略的优缺点。
35.6万 热度难度
后端开发分布式系统

知识考点

AI 面试

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

1. 哈希取模分片

  • 原理:对数据的键进行哈希计算,然后对缓存节点数量取模,所得结果决定数据存储在哪个节点。例如,数据键为key,节点数为n,则存储节点为hash(key) % n
  • 优点
    • 算法简单,易于理解和实现。
    • 数据分布相对均匀,能充分利用各个缓存节点的资源。
  • 缺点
    • 当缓存节点数量发生变化(增加或减少节点)时,几乎所有数据的存储位置都要重新计算和迁移,成本高。
    • 对节点的依赖性强,若某个节点故障,会导致大量数据无法访问。

2. 一致性哈希分片

  • 原理:将哈希值空间组织成一个虚拟的圆环(哈希环),把缓存节点映射到这个环上,数据通过哈希计算后,沿环顺时针找到最近的节点存储。
  • 优点
    • 节点增减时,只有该节点附近的数据需要迁移,大大减少了数据迁移量。
    • 容错性好,某个节点故障时,受影响的数据范围较小。
  • 缺点
    • 实现相对复杂,需要维护哈希环和节点映射关系。
    • 数据分布可能不均匀,若节点数量较少,可能出现数据倾斜。

3. 按范围分片

  • 原理:根据数据键的范围划分,将不同范围的数据存储到不同的缓存节点。例如,键按字母顺序,A - M的数据存到节点1,N - Z的数据存到节点2。
  • 优点
    • 便于进行数据的批量操作和管理,例如可以在一个节点上高效地查询某个范围内的数据。
    • 可根据数据的访问模式进行合理的范围划分,提高缓存命中率。
  • 缺点
    • 数据分布依赖于键的范围划分,若划分不合理,容易导致数据倾斜。
    • 新增或删除节点时,数据范围的调整和迁移比较复杂。

4. 基于地理位置分片

  • 原理:根据数据的地理位置属性,将数据存储到距离其地理位置较近的缓存节点。比如,用户在不同地区访问的数据,存储在当地的数据中心缓存节点。
  • 优点
    • 可以有效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提高用户访问速度。
    • 适用于对数据访问实时性要求高且与地理位置相关的应用场景。
  • 缺点
    •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需要考虑地理位置信息的获取和管理。
    • 数据的分布受地理位置限制,可能导致部分地区节点负载高,部分地区节点负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