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中断驱动方式工作原理
- 设备准备数据:设备开始准备数据,例如磁盘读取数据到其内部缓冲区。在这个过程中,CPU 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任务,而不需要一直等待设备完成数据准备,大大提高了 CPU 的利用率。
- 准备就绪发中断:当设备完成数据准备,比如磁盘已将数据成功读取到缓冲区,它会向 CPU 发送一个中断信号。这个中断信号是一个硬件信号,会打断 CPU 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流程。
- CPU 响应中断:CPU 在接收到中断信号后,会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保存当前程序的上下文环境(包括程序计数器、寄存器等信息),以便后续能够恢复该程序的执行。然后,CPU 会根据中断向量表找到对应的中断处理程序入口地址。中断向量表是一个存储了不同中断类型对应处理程序入口地址的数据结构。
- 执行中断处理程序:CPU 跳转到中断处理程序执行。在中断处理程序中,会处理设备相关的操作,例如从设备的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到内存指定位置。处理完成后,恢复之前保存的程序上下文环境,然后 CPU 继续执行被中断的程序。
适用场景举例
- 打印机打印场景:打印机在打印数据时速度相对较慢。如果采用程序直接控制方式,CPU 需要不断查询打印机是否准备好接收下一个字符,这期间 CPU 无法做其他事情,浪费大量时间。而采用中断驱动方式,CPU 可以在打印机准备数据(如打印头移动、墨水喷射等操作)的过程中去执行其他任务。当打印机准备好接收下一个字符时,会向 CPU 发送中断信号,CPU 响应中断并将下一个字符发送给打印机,提高了 CPU 的利用率。
- 网络数据接收场景:网络接口卡接收网络数据时,数据到达的时间不确定且速率相对 CPU 处理速度较慢。采用中断驱动方式,CPU 无需一直查询网络接口卡是否有数据到达,而是可以执行其他任务。当网络接口卡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帧后,向 CPU 发送中断信号,CPU 响应中断并处理接收到的数据,有效避免了 CPU 的空等,提升系统整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