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答案
一键面试设计思路
- 借鉴现有路由器原理:
- 学习传统路由协议如 OSPF、BGP 等在路径选择、拓扑发现方面的机制。例如,像 OSPF 通过链路状态通告(LSA)来构建网络拓扑数据库,以此计算最佳路径。在新协议设计中,可保留类似拓扑发现的思路,但简化信息交互以适应物联网设备资源有限的特点。
- 参考路由器在分组转发方面的机制,根据目的地址进行快速转发决策。对于物联网场景,可根据设备标识或群组标识进行高效转发。
- 低功耗设计:
- 减少通信开销:采用轻量级的消息格式和交互机制。例如,摒弃复杂的头部字段,仅保留必要的源、目的标识及控制信息。同时,减少周期性的路由更新消息,采用事件驱动的更新方式,如设备加入/离开网络时才触发路由信息更新。
- 优化设备睡眠模式:让物联网设备在空闲时段进入低功耗睡眠状态。协议应具备唤醒机制,可通过特定的信号或事件(如接收到与自身相关的数据包)唤醒设备进行数据处理。
- 高可靠性设计:
- 冗余路径:类似于传统网络中的备份链路,在物联网网络中构建多条备用路径。当主路径出现故障(如设备故障或信号中断)时,能迅速切换到备用路径,确保数据传输不中断。
- 错误检测与纠正:在数据包中添加校验和字段,接收方通过校验和验证数据完整性。若发现错误,可请求重传。同时,协议应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对于一些轻微错误能够进行自动纠正。
- 高扩展性设计:
- 分层架构:将大规模物联网网络划分为多个层次,如区域层、子网层等。每层负责处理本层内的路由信息,不同层次之间通过特定的接口进行信息交互。这样可降低路由计算的复杂度,便于网络规模的扩展。
- 分布式控制:避免采用集中式的路由控制方式,采用分布式算法,让每个物联网设备参与路由决策。每个设备仅维护与自身直接相连设备的信息,通过局部信息交互来实现全局的路由功能,从而适应大规模网络的扩展需求。
关键技术点
- 轻量级路由算法:设计一种简单高效的路径计算算法,例如基于距离向量的改进算法,减少计算资源的消耗,同时能快速收敛到最优路径。
- 自适应功率管理技术:动态调整设备的发射功率,根据设备间的距离和信号强度,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功耗。
- 可靠的无线通信技术:结合如 LoRa、NB - IoT 等低功耗广域网技术,提高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减少信号干扰和误码率。
- 分布式哈希表(DHT)技术:用于设备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实现高效的设备查找和路由。在大规模物联网中,通过 DHT 可快速定位目标设备,提升扩展性。
- 安全认证与加密技术:由于物联网涉及大量敏感数据,采用轻量级的认证和加密机制,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如基于椭圆曲线密码学(ECC)的加密算法,在提供高强度加密的同时,减少计算资源的占用。